1月19日,重慶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服務學校29條措施,這是為進一步推進重慶“平安校園”建設,創造安全有序的教育環境,讓更好的教育惠及民生,結合公安機關職責任務,提出的維護校園安全、優化服務方式新舉措。
一、提供便捷高效服務
1.學校引進的專家、學者、留學回國人員以及在學校就業的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或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2.高校、中職校新生入學、畢業離校時,設立專門戶籍窗口,方便學生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3.開設普通高中、中職校達齡學生居民身份證集中受理點;加急辦理中、高考學生居民身份證,本市籍考生72小時完成證件制作,外省籍考生協調戶籍地審核簽發,優先制證。
4.對參加考試、培訓、比賽等事宜需緊急申辦出國(境)的師生,提供24小時急事急辦服務;對組織參加出國(境)游學等活動的師生,提供預約辦理出國(境)證件服務。
5.學校10人以上外籍師生申辦簽證或居留證件的,提供上門面簽服務;學校聘雇的外籍高層次人才需申辦永久居留身份證、簽證或停居留證件的,提供便捷服務。
6.定期向學校提供車駕管理業務上門服務;指導學校加強校車安全檢查管理和駕駛員教育,免費換發校車專段號牌;符合條件的學校醫院,可以申請辦理機動車駕駛人體檢業務。
7.會同交通、建設、城市管理等部門規范完善學校周邊人行過街設施、校車停靠站點等道路交通設施;合理設置限時停車位,引導接送學生車輛即停即走。
8.推進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進校園”,嚴查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維護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9.對學校消防安全管理、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提供指導服務。
10.學校申辦消防手續,對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工程監理、消防設施檢測單位等合法身份、資質等級證明文件提供核查服務。
二、提供安全防范服務
11. 建立安全信息通報制度,暢通警校聯系渠道,派出所對轄區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上門指導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及時預警通報涉校涉生安全穩定情況和轄區治安狀況。
12.推進法制進校園,派出所負責人兼任中小學法制副校長、選派民警任中小學法制輔導員;推進網警進校園,指導加強校園網安全管理,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教育。
13.組織開展學校安全保衛人員法律知識、消防安全、反恐防暴等專業技能培訓,每學年集中培訓不少于2次。
14.指導學校完善應急處突預案,組織開展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暴恐襲擊以及緊急疏散、安全自救等應急救援演練,每學年不少于2次。
15.指導學校對舉辦的運動會、文藝演出、慶典等活動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16.學校及周邊地區納入治安巡邏重點區域,確定必巡點和必巡線,提高上放學時段見警率,及時受理、處置師生報警求助。
17.指導學校開展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完善內部安全保衛制度;及時排查化解涉校涉生矛盾糾紛。
18.指導學校對實驗教學用易燃易爆危險化學物品進行規范化管理,定期檢查消除隱患,指導開展報廢、銷毀工作。
19.加強學校及周邊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強化學校周邊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吸毒人員、揚言實施極端行為等重點人員管控,防止造成現實危害。
三、嚴處校園違法犯罪
20.對涉校涉生違法犯罪案件,落實首接首辦責任制,快偵快辦。
21.對失蹤失聯師生立即查找;可能被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組織專案開展偵辦工作。
22. 依法整治校園周邊黃賭毒、強行乞討、強買強賣、銷售管制器具以及制造社會生活、交通運輸噪聲污染等違法犯罪行為,凈化校園周邊環境。
23.會同文化部門整治校園及周邊“黑網吧”,查處接納未成年人等行為;會同新聞出版等部門整治校園及周邊文化市場,收繳內容反動、淫穢色情、封建迷信、兇殺暴力等非法出版物。
24.依法打擊涉校涉生的暴力犯罪、黑拐騙犯罪、“校園貸”等金融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傳銷犯罪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保障師生人身、財產安全。
25.依法查處校園欺凌、虐待未成年人特別是學齡前兒童等違法犯罪行為,保障其合法權益。
26.預防、制止和查處校園及周邊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學校正常秩序。
27.依法查處組織考試作弊、非法出售試題答案、制售作弊器材、代替考試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公平公正考試環境。
四、強化保障監督措施
28.成立重慶市公安局服務學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治安總隊,設立專線電話,負責統籌、協調服務工作。
29.與市綜治辦、市教委等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收集意見建議;對反映的涉校涉生問題,5個工作日內回復辦理情況并限期整改。
解讀>>
學校所在地派出所設專門窗口受理學生辦證申請
1月19日,重慶市公安局積極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有關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創造安全有序教育環境的部署要求,提出服務學校29條措施,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就此采訪了重慶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
市公安局服務學校是否成立了專門機構?
答:市公安局專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服務學校領導小組,并由一名副局長專門負責此項工作,下設辦公室在市公安局治安總隊,負責統籌協調服務學校各項工作。
引進的專家、學者、留學回國人員以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或初級專業技術職稱以上人員怎樣辦理落戶?
答:引進的專家、學者、留學回國人員以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初級專業技術職稱以上人員,取消落戶門檻。可自愿選擇在合法穩定住所、單位集體戶,以及單位所在區縣直系親屬、社會人才集體戶、社區集體戶等落戶。
持如下證明材料到擬入戶地派出所申請辦理:申請書;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聘用證書、勞動合同或務工證明;畢業證或者職稱證書。
高校、中職校新生入學、畢業離校時,專門戶籍窗口設在哪里?
答:為方便高校、中職校新生入學、畢業離校時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公安機關在上述時段主動聯系學校,在具備條件的學校開設專門戶籍窗口,或在學校所在地派出所戶籍窗口開設專門通道,安排專人為學生集中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普通高中、中職校達齡學生居民身份證集中受理點設在哪里? 中、高考學生居民身份證如何加急辦理?
答:按照法律規定,公民應當至年滿16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普通高中、中職校學生就讀期間都將達齡,為方便其辦理居民身份證,避免耽擱時間影響學習,公安機關主動聯系學校,確定時間安排,在學校所在地派出所設立專門窗口,受理辦證申請,采集錄入信息。
本市籍中、高考學生需加急領取居民身份證的,持學生證、戶口簿向受理派出所提出加急辦理申請,公安機關24小時內完成受理、審核簽發流程,48小時內完成制證流程。外省籍中、高考學生需加急領取居民身份證的,持學生證、戶口簿向受理派出所提出加急辦理申請,公安機關及時受理,主動協調外省市戶籍地審核簽發,48小時內完成制證流程。
學校10人以上外籍師生申辦簽證或居留證件的,以及學校聘雇的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辦永久居留身份證、簽證或停居留證件的,有什么便捷服務?
答:學校外籍教師和留學生達到10人以上(含10人)需辦理普通簽證、停留證件和居留證件的,無需再到公安機關出入境部門提交相關手續,可撥打出入境管理總隊24小時應急服務電話(63961916)預約上門面簽和法制宣講服務。
學校聘雇的外籍高層次人才需申辦永久居留身份證、簽證或停居留證件的,提供專人對接、咨詢預約和快速辦理等便捷服務。
怎樣申請提供車駕管理業務上門服務?具體有什么項目?
答:撥打交巡警總隊服務公開電話(63753516)或向屬地車管分所提出需求,公安機關根據學校需求統籌安排流動車管所或指定區縣車管所上門開展服務。
服務項目包括:(1)辦理駕駛證換證、補證、注銷,駕駛人住所地址或聯系電話變更,提交身體條件證明,延期換證、延期提交身體條件證明、互聯網預約考試等業務;(2)核發機動車免檢標志,受理信息變更備案、注銷登記、補(換)牌證等業務;(3)交通安全宣傳教育;(4)公安交通違法信息查詢;(5)車輛、駕駛人業務咨詢。
怎樣指導學校加強校車安全管理和駕駛員教育,免費換發專段號牌?
答:每月不少于1次指導學校對校車安全技術狀況進行檢查并向學校通報校車及駕駛人有效狀態,每學期不少于1次到校為師生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換發專段號牌的校車,由機動車所有人或委托人向車輛登記地車管分所申請變更登記,免費辦理。
學校醫院怎樣申請辦理機動車駕駛人體檢業務?
答:具有二級(含)以上資質的高校醫院可撥打交巡警總隊服務公開電話(63753516)或向屬地車管分所提出申請,咨詢建設驗收標準,車管分所上門核查驗收合格后采信其出具的體檢報告。體檢業務范圍包括:身高、視力、辨色力、聽力、上肢、下肢、軀干、頸部等項目,出具《機動車駕駛人身體條件證明》。
如何合理設置學校周邊限時停車位,引導接送學生車輛即停即走?
答: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校園周邊道路(城市道路)上放學時段交通通行狀況、道路條件、周邊停車庫容量因素,在具備條件的城市道路上合理設置限時停車位,完善限時停車交通標志標線,引導接送學生車輛即停即走。
對涉校涉生問題可以采取什么渠道進行咨詢投訴?
答:市公安局設立專用咨詢服務熱線電話(63961733),24小時受理咨詢投訴。同時,在服務學校過程中,對公安機關和民警不依法履行職責、不依法行使職權和不遵守紀律等問題線索,可撥打市公安局督察總隊舉報電話(63758111)或12389舉報電話進行舉報。公安機關警務督察部門在5個工作日內向投訴人反饋投訴事項辦理情況。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