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 綠色發展為主線 生態經濟爭示范" />
![]() |
天下第一廊橋——云端廊橋
黨的十九大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市委五屆三次全會對全市下一步的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
中央有決策,市委有部署,云陽有行動。云陽將打好“三大攻堅戰”,落實“八項行動計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突出大生態、大扶貧、大旅游、大健康、大數據“五大重點”,抓好大旅游產業、大健康產業、“雙五十”城市建設管理“三個重大專項”,全力打造城鄉統籌發展的生態經濟示范縣。
大生態
護好綠水青山 成就金山銀山
“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90%;‘一江四河’水質穩定保持Ⅱ-Ⅲ類標準;縣城和鄉鎮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分別為100%、88.9%;榮膺‘市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稱號;率先在全市實現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獲評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縣……”一份沉甸甸的生態建設“期末成績單”上,凝聚著云陽人堅持不懈的努力。
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是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的云陽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責無旁貸的政治責任。
讓家園和生態環境和諧共生,云陽提出了“萬里長江·天生云陽”城市形象口號。加快構建“50平方公里、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做精做靚三峽梯城,讓景區成為城市的花園,讓城區成為景區的客廳,著力建設生態之城、智慧之城、旅游之城、健康之城,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去年以來,云陽深入開展環保“五大行動”,全面推行河長制,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劃定林地、森林、濕地“三條紅線”,設立產業負面清單和“禁投”清單,劃定投資開發禁止區域,嚴禁高能耗、高污染項目落戶。
綠水青山,正成為云陽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