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展柑橘產業,增加農戶收入
工作該從哪里入手?李桂林了解到,一些村民對脫貧的動力不足,信心不夠,李桂林便對村民設置了“紅榜”,對勤勞肯干的村民,進行張榜表揚?!暗谝晃皇鼙頁P的是二組的劉耀丙,他雖然只是把家門口的路用石頭砌平了,但可以看出他主動脫貧的決心?!崩罟鹆种钢鴦⒁议T前的石頭路說。
村民脫貧的積極性激發起來了,則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讓他們加快脫貧步伐。李桂林認為:只有產業發展才是脫貧致富的長久之計。去年,李桂林先后爭取進出口銀行260萬元資金,用60萬在銅鼓村建立“智翠農業專業合作社”,把村里100余戶貧困戶吸納入股到合作社,利用貧困戶持股,發展柑橘,一條抱團發展增收的路子在銅鼓村基本形成。
但李桂林并不滿足于此,果樹掛果還有兩三年,他希望鄉親們再多點致富路。對有條件的農戶,村里為他們提供5000元的產業發展資金,幫助他們發展牛羊產業;對勞動力不足的,他協調養殖企業,為其提供雞苗鴨苗。就這樣,李桂林不僅指導村民栽植了柑橘樹 ,更為鄉親們開辟了多條致富路。
為加快扶貧發展規劃的實施,他著力于銅鼓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利用進出口銀行的191.5萬扶貧資金,硬化了3個組3.03公里的公路,整修了8口山坪塘和2.4公里長的灌溉渠,為村民們提供了一個出行方便和產業發展的環境。
關心百姓,從點滴小事做起
“衙齋臥聽蕭蕭竹,凝是民間疾苦聲”。作為一名黨員,在黨的組織建設活動中,李桂林心中總是想著困難群眾,總是想法設法幫助困難群眾,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在李桂林眼里,群眾的事沒有小事,關心百姓,就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
去年11月的一天,貧困戶李相蘭在村辦公室找到李桂林說:“書記,你得幫我一把呀?!痹诹私獾嚼钕嗵m是想知道退伍軍人去世后是否還享受軍屬優待政策的事情后,李桂林立即到縣民政局找相關人員咨詢政策,當李桂林得悉只有傷殘軍人去世后才繼續享受軍屬優待政策的規定,李桂林連夜到李相蘭家中為其作解釋?!袄顣浾娴氖前盐覀兊氖路旁诹诵纳希€連夜來給我解釋政策,我的心結也解開了。真是把他辛苦了!”李相蘭說。
在李桂林的工作提包里有一個工具箱,看到記者好奇地看了工具箱幾眼,李桂林解釋說:“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婦女和兒童,不少老人修修補補找不到人。有一次,我到銅鼓村八組的蔣發玉老人家去了解情況,順便幫他修好了床和柜子,我意識到,進農戶家訪問,不光是宣傳政策,要和村民貼近心,幫他們做點事?!?/p>
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是落實精準扶貧的有效載體,對貧困人口實施的是精準滴灌、靶向治療?!胺鲐毠ぷ鞅任蚁胂蟮膹碗s,攻堅的難度也很大。”李桂林說。
接下來,在銅鼓村的脫貧路上,李桂林還要走很久,他說:“立足村情,因地制宜,鞏固好農業合作社種植生產和發展畜牧養殖,建設好基礎設施……”李桂林對銅鼓村的未來信心滿滿。
(記者 丁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