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等文件規定和要求,現將流湯溪河流域綜合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信息的有關事項向公眾公示如下:
一、流域綜合規劃概況
湯溪河是長江干流上游下段左岸的一級支流,發源于大巴山南麓巫溪縣三根樹一帶,河流由北向南,流經巫溪縣中崗、田壩等鄉鎮后進入云陽境內,再經云陽縣沙市、江口、南溪、云安等鄉鎮,在云陽鎮小河口注入長江。湯溪河干流全長104km,流域面積1707km2,河口多年平均徑流量17.4億m3,多年平均流量55.1m3/s。湯溪河在巫溪縣境內為上游段,又稱灣灘河,主河道長41.5km,流域面積633.8km2,河道平均坡降13.1‰,上游河段地形復雜,谷深坡陡,水力開發條件優越;在云陽縣境內為中下游段,主河道長62.5km,流域面積1217.7km2,中下游河段江口鎮以下位于三峽水庫回水區;流域形狀呈長條形,水系呈樹枝狀,流域東西寬約34km,南北平均長約72km。湯溪河流域水系發達,超過100km2的河流有三條,主要分布在中下游河段,分別為團灘河、南溪河、小溪溝。
本次規劃范圍為湯溪河全流域,流域面積為1707km2,涉及到巫溪縣紅池壩、尖山、田壩等鄉鎮和云陽縣沙市、江口、南溪、云安等鄉鎮。本次流域綜合規劃內容:①水資源規劃;②灌溉規劃;③城鄉供水規劃;④水力發電規劃;⑤防洪規劃;⑥水資源保護規劃;⑦水生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⑧水土保持規劃;⑨重大水工程規劃。
本流域綜合規劃目標為通過流域開發、治理、保護及管理能力建設,逐步建成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資源綜合利用體系、防洪減災體系、水資源及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流域綜合管理體系,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維護河流健康,促進人水和諧,為流域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二、流域規劃實施后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
(1)水文水資源影響
綜合規劃實施后,通過增加有效供水、強化節水,保證了流域生態環境和經濟建設的合理用水需求。至規劃水平年2030年,流域多年平均總用水量為8240萬m3,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9,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9.7%,新增用水量4798萬m3,占流域水資源總量的2.66%。規劃實施后多年平均來水條件下耗水量增加4588.5萬m3,新增耗水量占流域總水資源量2.54%,規劃水平年新增耗水量所占比例不大。
(2)水環境影響
綜合規劃實施后,流域點源污染物入河總量沒有增大,流域面源污染物入河總量有所增大,通過控制面源污染及內源污染治理措施,規劃的實施不會對流域水質狀況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3)陸生生態影響
規劃擬建的梯級電站和水庫工程蓄水淹沒、工程占地和移民安置等將使部分森林、灌草叢和農田植被受損,但影響面積總體較小。水庫和灌區渠系配套工程規劃實施后,有利于減少耕地的閑置率,提高農作物的播種面積,有利于改善農作物的生長條件。流域的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的生態敏感區及海拔較高的中高山偏遠地帶,規劃擬建的梯級電站、水庫、堤防和灌區等水利工程影響區海拔一般較低,受人類活動干擾影響較大,未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區,工程占地、水庫蓄水淹沒和移民安置活動等可能對少量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及古樹資源產生影響。
規劃工程項目實施,尤其干支流規劃擬建的梯級電站和水庫工程實施,施工占地、水庫淹沒和移民安置等將造成陸生生境局部受損,但影響范圍總體較小,對流域野生動物棲息地的類型、結構和分布影響小,流域野生動物總體分布基本維持現狀。規劃工程施工期間會對施工區及其周邊的野生動物產生一定驚擾,可能導致其在工程涉及區的分布數量暫時性下降,但由于野生動物具有一定遷移能力,且周邊多分布有適宜生境,因此對其生存影響不大。
(4)水生生態影響
堤防建設和河道整治工程對水生生態的影響主要是施工階段涉水工程擾動水域;規劃工程實施后,河道沿岸帶護岸和建堤占用部分河床或岸灘,河道沿岸帶基質變化,河道橫向連通性受到一定影響。但規劃工程分布相對分散,工程在逐個江段逐步分期實施的條件下,可避免對同一河段的疊加影響。因此,該類規劃實施對魚類資源的影響有限。
水庫建設和梯級開發規劃實施后,灣灘水庫和向陽水庫大壩阻隔使水生生境進一步破碎化,庫區將由流水生境向緩流河道或靜水湖泊生境轉化,并將進一步加劇阻隔效應,影響壩上壩下魚類交流,部分江段產漂流性卵魚類產卵場將被淹沒,產漂流性卵魚類產卵繁殖將受到較大影響。魚類棲息生境的改變將影響其分布范圍,繼而影響部分江段的生物多樣性,流域魚類種類結構將有所改變。規劃實施將在現有水庫建設和梯級開發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基礎上起到一定累積作用。
(5)社會經濟影響
防洪規劃的實施對提高湯溪河流域防洪安全,保障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幅減少因洪澇災害造成的生產損失。水資源保護規劃同時加強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污染源控制,在數量和質量上保障了城鎮供水和農村供水,
通過渠系配套改造及防滲襯砌使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至0.59,減少水資源浪費;確保糧食穩產高產,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水力發電規劃實施后,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發電引起的空氣污染,對減輕溫室效應起到積極作用,緩解湯溪河流域各地區能源短缺局面,促進流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6)環境敏感區影響
基于現有的規劃深度,經調查和識別,規劃涉及的生態敏感區包括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和紅池壩市級風景名勝區。流域規劃擬建的袁家灣電站、漁泉一級電站位于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和紅池壩市級風景名勝區,不涉及紅池壩市級風景名勝區。評價要求規劃的袁家灣電站、漁泉一級電站應取得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和紅池壩市級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同意,依法辦理林地占用、征收審核審批手續,盡量減少電站占用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和紅池壩市級風景名勝區用地,以隧洞或壓力管道的形式布置引水系統,并保證取水壩下游景觀和生態用水,不得影響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和紅池壩市級風景名勝區景觀及保護動植物。
三、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水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全面落實“水十條”要求,推進流域河長制和水資源保護聯防聯治工作,建立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控的長效機制;推廣田間、溝渠和塘堰相結合的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措施;依托流域內特色農產品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加強水資源保護能力建設,完善重要河段和主要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和遠程監控系統,加強應急監測的能力建設,開展干流和主要支流入河口監督性巡測,加強水環境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建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向陽水庫等規劃新建的供水水源水庫應劃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落實水土保持規劃,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強灣灘水庫、清向陽水庫等骨干工程聯合調度,保障河流生態環境需水;加強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
(2)生態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開展科普知識講座、法律法規宣傳、大量圖片和影視資料展播。流域規劃水電站等工程在實施階段,應將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作為環評的重要內容,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優化項目設計方案規避生態影響,盡量避免占用林地、耕地;盡量避讓影響珍稀瀕危植物和古樹名木,對無法避讓的采取遷地或就地保護措施。加強規劃工程施工期間的環境管理與監理工作,規劃工程完工后,應及時對施工臨時占地區進行生態修復和耕地復墾。灣灘水庫和向陽水庫等工程在實施階段應執行嚴格的水土保持標準,落實水土保持措施。
保障湯溪河流域生態需水,灣灘水庫、向陽水庫應下泄生態流量分。保護魚類棲息地,將水生生境條件較好的支流劃為限制開發區域,加強棲息地保護。加強已建保護區建設。依托規劃梯級進行魚類增殖放流。開展河岸帶和河道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優化水庫調度,確保下游生態需水量。加強水生生態監測;加強漁業管理,實行禁漁期制度。
(3)社會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合理規劃施工場地和移民安置方式,控制工程占地規模,盡量不占、少占耕地。對于工程無法避讓而占用的耕地,收集耕作層土壤用于復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它耕地的土壤改良。工程完工后,及時對施工臨時占用的耕地進行復墾。發展循環和生態農業、集約農業,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
移民安置區應避開生態敏感區,選基礎條件較好的區域進行安置。做好移民安置規劃和后期扶持。對移民安置區采取適宜的污水收集、處理方案。集中安置區應設置垃圾收集池收集生活垃圾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專業項目復改建工程施工期間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應進行處理,并采取適宜的降塵和降噪措施。
(4)環境敏感區保護對策措施
湯溪河流域綜合規劃涉及生態敏感區的工程項目在本階段均已提出優化調整建議。但由于流域范圍較大,規劃階段工程具體位置和規模等參數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在項目實施階段,應將工程與流域內生態敏感區的關系作為重點識別內容,對涉及生態敏感區的工程項目,應按相關保護要求提出優化調整方案和保護措施。
四、環評報告提出的結論要點
湯溪河流域水資源豐富,但存在防洪體系不完善,工程性缺水問題比較突出,水資源開發利用活動對生態環境的脅迫影響日漸顯現等問題。流域綜合規劃的實施,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及加快西部崛起戰略要求的重要舉措,可升區域防洪標準,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水資源科學、統一管理。但在取得巨大綜合效益的同時,也將對流域經濟、社會和生態與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流域規劃環評早期介入,根據生態環境的保護要求,提出了流域生態保護紅線要求,擬定了不同河段與區域的保護定位,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為綜合規劃的編制提供了支撐。
綜合規劃中統籌考慮了湯溪河整個流域對開發的要求,除了滿足流域社會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以外,充分考慮到流域內存在的水環境、水生態問題及保護要求,以及水生生境、珍稀物種的保護需求,在綜合規劃體系中提出了由防洪、供水、灌溉、水土保持、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保護、水力發電等方面組成的綜合性規劃,兼顧了開發與保護的需求,體現了規劃統籌考慮的思想。
規劃實施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是梯級開發對水生生物的阻隔影響,以及庫區淹沒對陸生動、植物生境的影響,有些影響是無法避免的,有些影響是可以采取適當措施減緩的。規劃環評報告把管空間,優布局作為首要任務,把推動區域環境質量改善作為首要目標?;跍恿饔蛏鷳B特征和國家相關規劃對流域的定位,明確了流域功能定位。結合流域功能定位、地方生態紅線劃定情況、 “水十條”實施考核要求、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及國家和地方相關環境管理政策,擬定了流域開發應遵循的“三線一單”,以此作為流域利用活動的剛性約束。
規劃環評在強化“三線一單”約束的基礎上,辨識了生態保護紅線的影響源,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并據此提出了優化規劃布局、調整規劃規模、合理安排開發時序的要求,從而在規劃層面上減少了綜合規劃實施對流域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全面落實規劃環評提出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和對策后,從環境角度評價,湯溪河綜合規劃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五、公眾查閱報告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眾認為必要時向委托單位或者評價機構索取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1)公眾查閱報告的方式和期限:在評價單位和委托單位均可查閱,期限為十個工作日。
(2)委托單位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委托單位:云陽縣水務局
聯系地址:云陽縣雙江街道杏灣路26號
聯系人:周鋼
聯系電話:023-55185218
(3)評價單位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評價機構:重慶九天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
聯系地址:渝北區紅錦大道569號御湖遠艦19樓
聯系人:李先生
聯系電話:18580430067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主要是針對環評報告中的現狀調查、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和評價結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出公眾意見,特別請相關公眾對本報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先進性、適用性、有效性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公眾可以填寫公眾參與調查表的方式向委托單位和評價單位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通過發送電子郵件、電話、傳真、信函或者面談等方式發表關于流域規劃及規劃環評工作的建議。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2018年5月21日~2018年6月1日。
云陽縣水務局
2018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