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以“智慧法院”建設助推司法改革
四平臺一中心構建重慶法院智能化生態體系" />
本報記者 黃喬
在去年7月召開的全國司法改革推進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遵循司法規律,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現代科技應用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中央政法委對構建人力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司法運行新模式、最高人民法院就智慧法院建設均提出明確要求。”近日,市高法院相關負責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重慶法院始終堅持科技創新與司法體制改革相融合,以智慧法院建設被市委確定為重大改革項目為契機,大膽探索。
如今,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在便利當事人參與訴訟、規范司法權力運行、輔助法官裁判、引領實現規則之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正逐步發揮。今年,重慶法院已構建起以易訴、易解、易審、易達四大平臺和法智云中心為核心架構的“4+1”重慶智慧法院新生態。
易訴
——打官司足不出戶,省時又省力
今年9月27日,市二中法院通過重慶網上智能法院“易訴”平臺公開開庭審理上訴人張某元與被上訴人北京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萬州分公司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一案。該案件是重慶法院首例通過“易訴”平臺以遠程庭審方式公開開庭審理的案件。
“不用到法院去,在我們律師事務所辦公室就可以參加案件公開開庭審理,這在我近二十年的律師執業經歷中還是第一次,真是太方便了!”該二審案件被上訴人一方代理律師范遠洪在遠程庭審后感言。
市二中法院辦公室副主任向亮介紹,在推進“易訴”平臺試點工作中,該院轄區部分法律服務機構積極配備“易訴”平臺遠程庭審終端與法院對接,范遠洪律師執業的重慶渝萬律師事務是率先配備了該終端的法律服務機構之一。配備該終端的法律服務機構,律師在所在律師事務所就可參加網上遠程庭審。
“市二中法院通過‘易訴’平臺遠程審理案件,是全市法院的一個縮影。”該負責人介紹,如今,“易訴”平臺已成為重慶法院的網上智能電子法院,該平臺依托外網“重慶法院公眾服務網”,通過內網外網數據安全交互,全流程實現網上立案、網上交費、網上視頻開庭、網上證據交換與質證、網上電子送達,為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服務。
“‘易訴’平臺服務與人民法院訴訟窗口功能是一樣的,可享受實體法院柜臺無差別的司法訴訟服務。”該負責人說,當事人足不出戶,通過互聯網平臺,不受地理、交通、空間區域等條件限制,減少排隊之苦、等候之累。下一步,將繼續擴大平臺知曉度,讓更多當事人選擇使用,更好地發揮其便民利民作用。
易解
——為老百姓解決矛盾糾紛,提供“全流程”在線服務
前不久,合川區法院受理了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案件承辦法官接收案件后與雙方當事人協商,啟動了訴調對接程序,通過糾紛“易解”平臺向特邀調解員發出委托調解函并移送案件相關材料,由他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
“這起案件從我們立案,到調解成功,花了14天時間。”該案承辦法官告訴記者,如果此案件采用訴訟方式,運用簡易程序或普通程序進行審理,僅當事人的答辯期、舉證期就需要15天。
“一直以來,訴訟與調解等糾紛化解數據互不相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糾紛化解效率,也給當事人造成了諸多不便。”該負責人介紹,為此,市高法院以“數據共享、機制共建、訴調對接、糾紛易解”理念為引領,推行“互聯網+多元化解”的糾紛化解新模式,通過整合司法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等所有調解資源,為老百姓解決矛盾糾紛提供“全流程”在線服務。
易審
——智能化輔助法官辦案,緩解“案多人少”矛盾
今年4月23日,重慶法院“易審”平臺正式開通運行。該平臺將法官、司法輔助人員從繁瑣的信息錄入、文書填寫、電子卷宗采集及整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審判核心事務上。
據介紹,該平臺注重通用智審與類案專審相結合。一方面,“易審”平臺對所有類型案件,都能夠使用“智審”功能,通過自動識別案件共性要素,實現自動填充案件信息等網上辦案要求。另一方面,對金融、工傷行政案件等“類案專審”,仍能提供更為精細化的信息要素提取等功能。
同時,運用案件信息智能識別、回填和應用,庭審智能輔助、關聯案例智能推送、智能文書生成、裁判偏離預警等功能,智能化輔助法官辦案,最大限度減輕一線辦案人員工作量,最大限度緩解“案多人少”矛盾。
易達
——化解“送達難”痼疾,提升送達效率
“送達難”是長期困擾人民法院的一大痼疾。長期以來,送達事務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為此,重慶法院研發了智能化平臺——“易達”平臺。該平臺通過整合郵政專遞送達、郵件送達、短信送達、網站送達和微信送達等方式,實現送達方式智能推送、送達難度智能判斷、送達地址智能選擇、送達情況實時反饋。
據了解,目前,“易達”平臺已實現了送達方式智能推送、送達難度智慧判斷、送達地址自動選擇、送達情況實時反饋,法院送達工作更加靈活快捷,點點鼠標就完成送達,大大提高了送達效率。
智搜 慧析
——不斷提升“法智云”中心智能化水平
“在建設好‘4易’平臺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提升法院‘法智云’中心智能化水平,為法官辦案、法院管理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務。”該負責人介紹,“法智云”中心是重慶法院的數據匯聚、挖掘、分析中心,也是重慶法院信息化體系的核心。
“法智云”中心主要有“智搜”“慧析”兩大模塊。為升級“智搜”平臺,市高法院引入百度等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結合國內現行標準和法院情況,打造大數據智能搜索系統。
“慧析”通過逐年升級完善,目前已經匯聚了千萬量級審判、隊伍、政務等基礎數據,融合了各類社會公共信息資源。依托大數據、云計算、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實現全市法院“案件—人事—財物—外部數據”的一體化分析。
“信息技術為助推司法體制改革、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提供了無限可能。”該負責人表示,智慧法院建設是司法體制改革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目標是讓人民群眾成為智慧法院建設的最大受益者。市高法院將不斷鼓勵和要求全市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設上加強融合創新,提升應用成效,真正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推動智慧法院建設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