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現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增強各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激發各地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奉獻家鄉的熱情,助力萬人百億返鄉創業行動,即日起,本報陸續推出“不變的鄉愁,變化的家鄉”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 |
水墨一筆,山水永恒,天地蒼茫,風月寧靜,在連綿群山的懷抱下,無象無形;在彎彎的流水的守望中,歲月婆娑。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去看一看美麗的水口。
水口鎮地處云陽縣東北部,距云陽縣城11公里,渝巴路、黃復路、天黃路及滬蓉高速公路橫貫其中,是云陽縣城的“后花園”。
![]() |
難忘的歷史記憶
百年古跡老林寨,銘記歲月悠久。
來到老林寨的最高頂,頓時豁然開朗。縱覽水口全景,房屋四周被山水、綠色植被簇擁,恰是夕陽西下,宛如一幅風景畫,美輪美奐。轉過身來,可以看到老林寨處在群山環抱處,綠樹成蔭;云蕩起伏處,青草茵茵,恍如一位綽約多姿的仙子,遺世而獨立。
記者沿著蜿蜒的小路,走出老林寨。聽寨下的居民講述著山寨那些往事。
那時,寨上住著一家姓王的居民,他們每天早出晚歸,辛勤勞作,生活過得十分富裕。遇到饑荒或自然災害時,王氏居民會用糧食救濟周邊的村民,因此被那里的人稱呼為“活菩薩”。
所以,住在老林寨附近的人過春節有個習俗,初一早上都要登上老林寨,拜一拜“活菩薩”,圍繞寨子走上一圈,回憶過去的艱難日子,也警示大家在安逸的生活中不能忘記奮斗。
人文如詩,生活如歌。記者來到熱鬧的水口老街,老街依然還是熱鬧的人群,看到的還是熟悉的街坊鄰居,她們三五成群,你一言我一語,互訴說著生活的日常。
沿著老街繼續走下去,便能看到層層疊疊的梯田,那里有著一些忙碌的身影。忙著鋤地的奶奶,播下希望的種子;忙里偷閑的老大爺,抽根葉子煙;小孩在田間地里嬉戲……
走過那美麗的梯田,便來到離集鎮兩公里的村落,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懸空的天橋,天橋下住著一戶人家,今年96歲的劉明玉老人坐在自家門口,望著上空的那座橋,笑呵呵地說:“這座橋叫天星橋,有上百年歷史了,只要是水口人便知道這座橋,它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劉婆婆說,這座橋有一個美麗傳說。相傳天星橋上住著月老,只要有情人走過這座橋,便能一輩子生活得幸福美滿,所以,當地人又稱這座橋為“愛情橋”。劉明玉老人和老伴就是因為這座橋結緣,后來,兩人又在天星橋的見證下結為夫妻,還把家搬到了橋下面,直到現在,劉明玉也在橋的陪伴下,一起守護著離世的老伴。
你在或不在,天星橋都在那里,它就不只是一座橋了。它肩負著一種神圣的使命,記錄著幾代人生活的點點滴滴,見證著水口鎮日新月異的變化。
![]() |
可喜的家鄉變化
破舊的老瓦房變成了處處可見的小樓房,泥濘小路變成了干凈明亮的水泥路,直通家門口.……如今的水口,工業、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有質的飛躍。
記者來到樓宇工業集中點,看到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流水線上那一道又一道的工序,在他們手中變得井然有序。
近年來,水口鎮持續大力發展樓宇工業,培育發展了聚信精密電子有限公司、紅東服飾有限公司、宇田強強鞋服有限公司、連年發面業有限公司等樓宇工業企業,成立了水口鎮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解決就業500余人,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在棗子村的枳殼基地里,放眼望去,500畝的枳殼苗長勢喜人,郁郁蔥蔥,村民們正在進行春管。2018年,水口鎮通過產業落實到戶、龍頭企業引領、專業合作社帶動等方式推動全鎮產業的發展,其中,通過“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在棗子村、佛安村共發展枳殼1000多畝,惠及群眾400余戶。同時,該鎮還發展黑山豬養殖,發展鄉村旅游,全年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帶動農戶銷售農特產品100余萬元。
2018年,全鎮以電商綜合服務站為中心,把全鎮農產品加工包裝成為網上的熱銷產品,共銷售農特產品2000余件,銷售額100多萬元,帶動近160余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余元。
同時,水口對全鎮基礎設施進行了提檔升級。2018年,水口鎮硬化村級路道12公里,組級路3公里,修建人行便道6公里,安裝飲水管道7萬米,修建人飲池4口,整治山坪塘10口,惠及群眾2萬余名……這些數據的背后,是水口鎮向幸福未來飛馳的努力、拼搏。
![]() |
美好的未來憧憬
2018年9月30日,這一天,水口人民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云陽數智森林小鎮項目在水口鎮開工了,它將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目前,數智森林小鎮正在有序推進。
數智森林小鎮占地面積達3.5平方公里,建筑面積約250萬平方米。按照“生產生活生態、宜居宜業宜游、智慧智能智造、科學科技科普”的設計觀念建設,旨在打造以大數據智能化為核心的新興產業高地,交通條件便利,功能配套完善,學校、醫院、車站、酒店、旅游、居住等城市功能一應俱全。
建成后,這里既是高科技產業的集聚區,也是生態綠色的棲息地,更是休閑的好去處。水口的鄉親們,讓我們一起伸出雙手,共同努力,建設未來的家鄉,也讓我們一起期待,水口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記者 王彬彬 陳愛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