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唉,這日子可怎么過下去呀!”四年前,這句話是渠馬鎮柴林村貧困戶李長青的口頭禪,妻子患有精神疾病需要照顧,一子一女尚年幼,生活的壓力讓他愁白了頭發,皺紋也深了不少,明明只有40多歲,看起卻像60歲的人。近日,記者采訪李長青時,幫扶人劉小燕這樣描述四年前的李長青
生活的轉機發生在2015年,全縣吹響了脫貧攻堅號角,李長青的責任幫扶人劉小燕來到他家,認真傾聽他的心聲,并仔細詢問其家庭的生活生產情況。
“我初次見到李長青時,他對生活充滿著無奈,想要改變卻不知從哪兒著手?!眲⑿⊙嗾f,“這種無奈的情況一下就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們也曾挨窮受困過,當時就下決心一定要盡自己的力量幫助李長青一家人?!?/p>
經過一番討論后,劉小燕認為李長青的主要問題是一家人都需要照顧,李長青又不能出門務工,家中也沒有經濟產業,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在家謀出路,謀發展。為此,在縣城工作的劉小燕每到周末便來到村里,和李長青一起了解扶貧相關政策,共同想辦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劉小燕的努力下,李長青當年申請到了2000元的產業扶持資金。有了資金干什么呢?這著實讓劉小燕費了一番腦筋?!案闩Q蝠B殖,一是風險有點大,二是要起早貪黑趕牛羊出門,家里要是有什么事情,李長青一時半會也回來不到?!眲⑿⊙嘁环P算后,覺得柑橘種植更加適合李長青。
“村里已有人種柑橘,收入還不錯,我覺得你可以試試?!眲⑿⊙鄬铋L青說。
李長青用2000元的扶持資金承包了村里20畝地,栽種了柑橘。長期被貧困生活壓著的李長青意識到,這片柑橘地或許能改變自己的未來生活,因此,他從內心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和激情,一心撲在了這片柑橘地里。
“李長青很勤快,家里的地里看不到一根雜草?!贝迕窭畲鬆斦f。
因怕管護不好柑橘,李長青苦學技術,他不僅免費給有管護經驗的村民幫忙管護柑橘,“偷學”技藝,還成了各場技術培訓的“老面孔”。經過一年的辛勤付出,刨去各項成本,李長青有了3萬元的收入?!斑@些錢掙得太不容易了,但是這也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相信,只要努力,總會過上好日子的。”李長青說。
嘗到甜頭的李長青再接再厲,繼續管護著柑橘地,在2017年,李長青家順利脫貧摘帽。今年,他又將承包地擴大到了40畝,這種積極向上,靠自己奮斗的日子,讓他感覺很充實。在充實而又忙碌的生活中,孩子也慢慢成長起來,妻子的精神狀態也比以前穩定了許多。
在多年幫扶的過程中,劉小燕和李長青一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年紀輕輕的劉小燕成了兩個孩子另外一個“媽媽”,常常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
這個曾經風雨飄搖的家庭在幫扶干部的努力下,如今有聲有色。“俗話說,勤勞雙手刨出金。目前,我家雖然沒大富,但小富還是算得上,只要勤勞,相信我家的日子越來越好。”李長青由衷感嘆。
(記者 段斯斯 通訊員 羅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