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事業少不了咱老年人” 云陽老人為老齡事業出謀劃策
" />
“老齡事業少不了咱老年人” 云陽老人為老齡事業出謀劃策
2019年 08月 15日 10:01:30 來源: 云陽網 編輯: 管理員
![]() |
![]() |
云陽網訊(記者 段斯斯 何競嘉)“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在我縣,有這樣一支活躍在老齡事業中的“自奮”大軍——他們不滿足于老有所養,頤養天年,而是發揮余熱,晚霞生輝,各盡所能投身到社會最需要的地方,為人生留痕、為歲月留香。
今年83歲高齡的韓曙光老人是縣民政局的一名退休老干部,2004年10月,韓曙光老人同一批有志于老齡問題研究、關心家鄉發展的老人,加入了縣老年學學會。在14年建會時間里,韓曙光同其他會員一道,走家串戶,深入基層調研,圍繞老百姓關心的養老問題,費心研討,積極建言獻策。
“希望水庫路福利院、城鄉敬老院等這些新建的敬老院,能夠把服務質量提高,培訓好護理人員,給老人們一個溫暖的家。”韓曙光老人說,退休十幾年,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與學會里的老同志們一起度過的,希望自己腳步不停、筆耕不輟,能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所專都用于云陽的老齡事業。即使已到耄耋之年,韓曙光老人卻是別人口中一個愛多管閑事的人。“我時常在外面問和我一樣的老年人,了解大家的生活有啥子困難,需要我們做些什么,現在我還經常向縣民政局提建議。”韓曙光說。
同韓曙光一樣,劉世良老人也是一位退休后積極投身于老齡事業的“志愿者”。記者見到劉世良老人時,他正在縣老年學學會召開的一次學習交流會上發言,劉世良老人聲音洪亮、開朗健談,入會近10年間,他走遍全縣各個鄉鎮街道,對農村留守老人養老等民生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參與撰寫了多篇具有針對性的調研報告,向上級反映的社情民意都取得了一定社會效果。劉世良老人自豪地說:“我們挨家挨戶地走了很多鄉鎮,對農村的留守老人進行專題調研,現在很多問題都得到了落實。”
奉獻余熱,鞠躬盡瘁。在縣老年學學會,像韓曙光、劉世良老人一樣關心民生問題、為發展獻計出力的長者還有近50位,他們當中年齡最高的85歲,最小的也有60幾歲。十幾年來兢兢業業,為經濟社會發展獻策,不遺余力發揮著自己的參謀手作用,先后上報和發表論文,建議和意見近200篇,匯編成《自奮文集》四冊。整理報道《社情民意》168條,撰寫了《云陽縣養老設施建設現狀與問題》《淺談“居家養老”及存在問題的應對》等調研論文18篇,在市老年刊物發表文章10篇,在中國老年學學會高峰論壇獲優秀論文10余篇,《發展老年教育的瓶頸與破解》在全國老年大學協會高峰論壇獲優秀論文獎。
據縣老年學學會副會長夏和平介紹,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學會的特點,學會分為了經濟調研組、社會調研組、涉老調研組,涉及鄉村振興、旅游發展、生態環保等各方面,各小組根據會員們的特長,進行了分工合作,調研工作進展有序。十四年的調研成果,展現了云陽老年學學會的遲暮風采,壯志不與年華去,初心未改情更濃。老人們說,身為云陽人,云陽的老齡事業少不了我們,我們能切身體會到老年人的困難,知道老人們真正需要些什么,我們為此作出的努力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