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看文明 鄉風文明促發展
“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日子好起來,才是文明禮儀建設中的硬道理。
伴隨著蟲聲蠶噪,走進陽坪村的“生態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水泥路兩邊郁郁蔥蔥的大樹,這些樹長得枝繁葉茂,柑橘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果實,果農穿行在林間忙著管護。“果樹管護好了,采摘時才有好生意,我們的生活才更有保障,大家可愛護這些果樹了!”果農們笑呵呵地說。
陽坪村結合實際,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以柑橘、枇杷為主導產業,栽植枇杷200公頃、柑橘200公頃,壯大葡萄、蜜桃、中蜂產業,發展觀光農業,走“支部+協會+農戶”“合作社+農戶”的路子,使全村每家每戶都靠種植水果致富。“陽坪村一直有種植枇杷的歷史,但以前產量都不高,我們便邀請專家為果農傳授技術。這幾年村民收入不斷增加,2018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12700元。”陳利松看著如今的果園,笑容便止不住地溢出來,“脫貧致富奔小康,村民的幸福生活有盼頭啦。”
“陽坪好地方,美譽賽新疆;常年滿山綠,四季飄果香。”這是陽坪村村民自編的順口溜。陽坪村圍繞著水果營銷做文章,注冊“巴陽峽”水果品牌,統一包裝,連續舉辦了12屆巴陽枇杷鄉村旅游節,每年吸引周邊游客3萬余人,在重慶開辦水果展銷會,積極發展電商、微商,引進順豐、郵政等快遞公司,促進農產品銷售,幫助農戶增收。“枇杷從十年前的0.5元一斤,到如今最高可達18元一斤,農民生活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日子是越過越甜。”陽坪村村民熊德東說起現在的生活,心情分外愉悅,滔滔不絕地說著。
陽坪村從2006年榮獲“縣級文明村”以來,始終堅持與物質文明同行,于2009年榮獲“重慶市堅持精神文明創建不止步文明村”稱號,2012年獲得“重慶市級文明村標兵”稱號,2015年獲得“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2016榮獲全國100個“社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巡禮”經驗做法示范點。
“奮蹄揚鞭策馬急,揚帆引航正當時。”現在的陽坪村正呈現一幅村民物質富有、精神充實的美好畫卷,明天的陽坪將響應時代的號召,朝著現代化方向飛速發展,昂首闊步奔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