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段斯斯)“老師,班徽上要設計成圓圈,就像我們聰明的頭腦。”“老師,我覺得我們的班徽要涂上紅色,像太陽一樣。”走進海峽小學一年級,學生們正前后兩排、六人為一組,討論著班徽的設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熱鬧極了。
學生入學后,由整個班級共同設計班徽和班訓是海峽小學的傳統,三年級二班班主任陳雪向記者介紹:“我們班的班徽是由班訓‘樂學、樂思、樂生活’而來,希望孩子們平時樂于去學習,樂于去思考,樂于去生活。設計班徽實際上就是從細微處入手,強化學生禮儀規范。”小小班徽,只是海峽小學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一個縮影。
海峽小學于2011年9月開學招生,占地面積35.8畝,現有教職工92人,40個教學班,學生2073人。辦學以來,該校便以“紅領巾飄起來”為校訓,堅持“卓越課堂知禮儀、美麗校園行禮儀、和諧家庭講禮儀、魅力社區展禮儀”四條路徑,扎實推進紅色、藍色、綠色、金色教育活動,讓學生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實現各得其所地發展。
紅色:爭做先鋒 模范帶頭
紅色象征太陽和愛心,在紅色教育中,海峽小學以“紅領巾志愿者”為先鋒模范,充分發揮學生、家長、老師的榜樣示范作用。其中,少先隊成立“紅領巾志愿者”禮儀、學習、衛生、安全示范崗,示范崗由各班學生輪流值守,負責督促其他學生們的文明禮儀、學習習慣、衛生情況等。通過讓學生參與進行自主管理,在全校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風氣。
而最受學生們歡迎的則是紅領巾廣播站設立的“海峽禮儀風景線”電視欄目,該欄目內容由海峽新聞、海峽之星、魅力海峽、小刺猬行動四部分組成,其中海峽新聞播報的是校內發生的新鮮事以及學生們對這些事的看法;海峽之星是優秀學生的展示小舞臺,魅力海峽則是展示校園風光,講述校園文化,而小刺猬行動則是將曝光不文明行為。與小刺猬行動有類似警示作用的還有禮儀大展臺,通過對比身邊的文明與不文明言行,監督、激勵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文明學習習慣。
五年級1班學生劉雅婷告訴記者:“我特別喜歡也特別期待紅領巾電視臺《海峽之星》欄目,每當看到同學們取得優異成績時,我都會特別羨慕,并暗下決心一定要向他們學習,成為海峽之星。”
《海峽禮儀風景線》電視欄目制片人羅娟介紹,該欄目每月更新一次,無論是取材、采訪對象還是后臺編輯全是校內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大家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導、示范作用。
此外,海峽小學在每年度評選“優秀家長志愿者”“文明禮儀之家”,為獲獎家庭頒發證書和獎牌,并報送相關社區和街道辦事處,還組織紅領巾“志愿者”深入社區進行禮儀宣傳、展演、灑掃衛生,關愛留守兒童,為空巢老人送溫暖。通過小手牽大手,該校把禮儀帶進家庭、社區,家校攜手,共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