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支隊伍 凝聚群防群治新力量
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是我縣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民警專業巡防隊、村(社區)專職巡防、群眾義務巡防是近幾年云陽踐行“楓橋經驗”、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織密群防群治“平安網”模式下探索出的新方法。
“我們按照縣委政法委的要求成立了三組巡防隊伍,第一組是背街小巷的保潔員巡防隊伍,第二組是社區居民志愿者組成的巡防隊伍,第三組是包含社區干部和兼職的巡防隊伍。巡防時間分別是凌晨的4:00到7:30、早上8:00到晚上8:00、晚上的8:00到深夜12:00。”青龍街道白鶴社區黨支部書記冉宏輝說道。
冉宏輝口中所說的巡防隊伍,就是云陽升級打造的群防群治模式。為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近年來,我縣將群防群治工作作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今年,全縣積極開展“查風險、防事故、保平安”的“查防保”群防群治守護家園活動,充分發揮公安派出所、專職巡邏、市政主次干道保潔員、背街小巷社區保潔員、低保戶人員、樓棟保安、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七支力量,強化社會治安巡邏防控,提升群眾安全感,打造群防群治工作的“云陽名片”。
自成立三支巡防隊員以后,白鶴社區近10個月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盜竊案件都有大幅度下降,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評。在白鶴社區居住多年的72歲居民譚貴清,對社區治安變化最有發言權。“以前啊,這里的治安環境不好,經常發生偷盜事件。”譚貴清說,經過幾年整治,社區治安環境改善不少、監控視頻多了很多,再也沒遇到偷盜行為了,“生活非常放心,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為維護校園安全穩定,今年以來,全縣共有530名專職校園保安先后被派駐到在各中、小學100多個校點,300多支校園內保隊伍成功組建,1萬余名教師參與安保值班,為全縣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創造了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我們學校設置了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配備1名安全管理專干和21名安保人員,并安排每位教職工每學期不低于15個工作日的安全值班,同時還組建了護校隊、反恐防暴隊、義務消防隊三支隊伍。”縣職業教育中心安穩辦主任賀顯仁介紹說,學校的教學、學生宿舍樓等人員聚集場所安裝了視頻監控218個,基本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