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通訊員 唐鵬程 余中華 蔣瀅)近日,正在重慶市三合監獄服刑的高某,為償還債務須變賣其名下位于云陽縣南溪真新場鎮的房產,因本人不能到云陽縣規劃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窗口辦理,特委托其父母同買受人一道代為辦理過戶。高某的父母無法提供經公證的委托書,辦件受阻,心急如焚。
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需”,當即聯系高某服刑所在監獄,派出工作人員到50公里外的三合監獄為其辦理“面簽”過戶手續,開展了一次特殊的“上門服務”。
這是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云陽縣規劃自然資源局開展“找差距、抓落實、優服務”活動的一個鏡頭。
今年以來,縣規劃自然資源局先學一步,邊學邊改,首先在不動產登記領域抓服務提升,通過線上、線下、線外“三線”發力,實現了線上“零跑腿”、線下“跑一次”、線外“主動跑”,按下服務群眾“快捷鍵”,跑出不動產登記“加速度”。
該局負責人表示,不動產登記關系千家萬戶,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抓“放管服”改革,要首推“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讓數據多跑路,群眾零跑腿。
他們通過建立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遠程申報系統、自助服務查詢系統、檔案管理系統,將不動產抵押登記以及與抵押登記相關的轉移登記、變更登記服務延伸到銀行金融機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實現了線上“零跑腿”。
據統計,1~9月,該局累計辦理抵押登記8041件,登記抵押金額達61.8億元。檔案自助查詢機已完成自主查詢打印9768次,為不動產登記檔案查詢總量的48%。
在線下,他們又將稅務、銀行、住建受理窗口深度融合,實現不動產交易、稅收、登記窗口共融、人員共駐、信息互聯,推行不動產交易登記“一窗受理”。
如今,在該局不動產綜合受理窗口,已基本實現“進一個門,取一個號,交一套資料,辦多件事情”。
“最多跑一次”,辦事群眾嘗到了“放管服”改革帶來的甜頭。而“簡化流程加速跑”,則是該局著力深化的又一項改革。
他們不斷優化流程,壓縮辦理時限,將土地房屋首次登記辦結時限從15個工作日縮減至4個工作日,存量房轉移登記辦結時限從7個工作日壓縮至2個工作日,通過網簽的二手房交易壓縮到1日內辦結。特別是辦理不動產交易、稅收、登記,30分鐘即可完成。針對不方便領取證書的人群,還通過郵政快遞免費寄送。
前三季度,該局累計辦理土地房屋各項登記22238件,其中首次登記148宗、轉移登記8630件、二手房網簽交易552件。
針對老弱病殘等特殊原因不能到窗口辦理登記的群體,他們采取“提前預約、上門服務”的方式,推行線外“主動跑”,面對面解決群眾問題,實現“干部多跑腿,群眾不跑路”。
像高某一樣,今年來,享受到這種特殊待遇的已達30余人次。而對于房地產權證辦理中的遺留問題,該局今年來組織專班,實地開展專項調查57次,妥善化解辦證遺留問題745戶。
“三線”齊發力,跑出“加速度”,云陽縣規劃自然資源局通過主題教育促服務提升,有效解決了群眾所急、所愁、所盼,提升了群眾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