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劉洋)俗話說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家住云陽鎮廣場社區的黃佐全、黃佐均兄弟倆,放棄在外打拼的事業,毅然回到家鄉,悉心照顧身患肝硬化晚期的父親3年多,多次將老父親從鬼門關拽回來,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久病床前有孝子”。面對肝硬化晚期,74歲的黃緒寶老人依然熱情開朗,他坦言:“比我病得輕的,比我早病、遲病的都走了,就我還活得好好的,多虧我有兩個好兒子!”
“人一輩子只有一個父母”
10月21日早上5點半。45歲的黃佐均已經把淘好的米下鍋,“父親現在的身體差,就給他做些容易消化的飯菜。”黃佐均邊攪拌著鍋里稀粥邊說,“老大,老漢起來沒得,飯煮起的喲。”此時,48歲的哥哥黃佐全正在和母親一起幫父親穿衣,黃佐全的動作很慢、很輕,“父親的腰受過傷,不能抱、不能背,一用力就痛,父親起床得花半個小時。”黃佐全說。此刻,弟弟黃佐均也來到了房間,讓母親去洗漱,兄弟倆一邊幫父親穿衣,一邊商量著在房間裝取暖設施,“空調太悶了,還是裝個暖氣片吧,大不了我們兩個費點事。”哥哥黃左全建議,兩兄弟討論了一下安裝細節,很快便商定了裝暖氣片的事情。
記者注意到,在房間里,一張大床的兩邊擺放著兩個小單人床,“父親和母親睡大床,我和弟弟一人睡一邊。”原來,黃緒寶老人每晚上至少要起5次夜,為方便照顧父親,兄弟倆干脆睡在父親的房間。三年來,兄弟倆沒睡過安穩覺。“都是半睡半醒吧,只要父親一喊,我們兩個就要起來扶他去廁所。”
幫父親穿好衣服后, 黃佐均打來熱水,幫父親洗漱,哥哥和母親來到廚房,看看鍋里的稀飯、張羅著早上的下飯菜。早上7點多,一家人準時出現在云陽鎮衛生院,黃佐均拿上病歷去開藥,黃佐全和母親一道把父親扶上病床,等待著護士來給父親輸液。記者了解到,肝硬化晚期經常伴有多種并發癥,必須經常去醫院做檢查,每天都要進行治療。
“人一輩子只有一個父親,父母養我們的小,我們養他們老。我們覺得照顧父母是我們應該的,談不上什么大孝。”黃佐全兄弟倆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母親肖遠美告訴記者,“兒子們不僅孝順,還非常細心,3年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黃佐全兄弟倆做,周圍的人都說我們老倆口福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