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患者檢測身體。重報集團武漢報道組記者 謝智強 攝
“你們不用太擔心,我是呼吸科的,你們都是輕癥,不要有心理包袱。”17日晚8時許,在接運新冠肺炎患者的大巴車上,來自重慶璧山區人民醫院的李奎安慰著即將進入沌口方艙醫院的患者們。
就在當晚,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正式接治患者,重慶支援湖北醫療隊(以下簡稱“重慶醫療隊”)作為首支醫療隊率先進入武漢沌口方艙醫院。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沌口方艙醫院能在17號準時開艙接診,醫療隊隊員們和患者能夠第一時間入院,不管是在籌備建設還是在醫療診治上,重慶醫療隊功不可沒。
![]() |
醫療隊隊員在看患者的CT片。重報集團武漢報道組記者 謝智強 攝
兩天時間 完善“三區兩通道”
“緊急通知!接國家衛健委湖北防疫指揮部指令,我們重慶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明天值完班后開拔去支援新的方艙醫院建設。我們將再次在新的戰場投入新的戰斗!大家做好準備!”在2月15日晚間,重慶第四醫療隊隊長鈕柏琳在微信工作群里發了這樣一條緊急消息。
在這之前,重慶第四醫療隊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已經工作十余天,突然收到更換工作地點的消息,不少隊員一時還有點沒反應過來。
鈕柏琳告訴記者,“客廳方艙醫院啟用時,很多東西都是在探索中。重慶第四醫療隊作為最早進駐這里的隊伍,也一直在為它的順暢運行努力。”鈕柏琳說,重慶第四醫療隊組織擬定了客廳方艙醫院的醫療核心制度,推動了該醫院的平穩運行。該制度得到國家衛健委的充分肯定。
所以,在武漢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開放的第10個方艙醫院——“沌口方艙醫院”即將開院接治患者的時候,重慶第四醫療隊再次被委以重任,轉移陣地,開辟新的“戰斗疆域”。
沌口方艙醫院位于武漢美安物流園,由原本的物流倉庫改造成的醫院。16號一早,鈕柏琳帶隊來到沌口方艙醫院提前“踩點”,然而眼前的情況卻讓他有些意外。
“當時我們到了現場,看到醫療隊更換自己生活變裝的地方和穿防護服的在一個地方,‘三區兩通道’的進出兩個通道院感也不合格”,說到這兒,鈕柏琳有些哭笑不得,“甚至施工隊提出可以醫護人員進出的兩個通道可以改為同一個通道,如果兩通道不做好,醫療隊隊員進出醫院會有很大的院感風險。”
按照指揮部要求,17號醫療隊就要進艙接治患者,只有短短24個小時,面對眼前還未完善的設施,鈕柏琳心急如焚。
他立馬找到了負責沌口方艙醫院的武漢亞心醫院相關人員反應情況,對目前方艙醫院的結構進行改造。
通過和醫院負責人、施工方長時間地多方溝通,從16號下午到17日上午之間,10余個集裝箱陸續到位,配齊了的集裝箱被改造成醫療隊的更衣室,這樣,也把更換變裝和穿戴防護裝備的地方分隔開了。
而對于院感安全更為重要的——醫院出入通道,也通過在原本的通道上加隔板,把其分成多個緩沖區,最大程度保證所有醫護人員的安全。
“保護好了自己,才能更好地上陣‘打仗’。”鈕柏琳說到。
![]() |
與患者交流情況。重報集團武漢報道組記者 謝智強 攝
進艙當天 制定方艙醫院制度
17日當天,醫院結構算是達到入院標準了,另外一個亟待解決的,就是方艙醫院的制度。
“當天進艙了,我們發現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制度,包括工作流程制度,組織架構制度都沒有,可以說是一團亂。”鈕柏琳說。
此前,鈕柏琳作為客廳方艙醫院的副院長和醫務部副主任劉碧翠等醫療隊人員共同組織擬訂的客廳方艙醫院醫療核心制度,獲得了國家衛健委的認可,有了之前的經驗,他們當即著手對沌口方艙醫院的制度進行了梳理和制定。
“剛到沌口方艙醫院這幾天,我每天工作幾乎從上午8點到晚上11點,就是在梳理工作制度。”來自重慶璧山區人民醫院的徐櫻月,同時也是醫療隊護理負責人,她告訴記者,因為轉移時間特別緊,他們得以最快時間把前期的工作經驗,工作制度,根據新陣地這邊的情況,梳理出一個新的制度,這樣后續工作才能夠順利開展,也能夠提高工作的效率。
因此,鈕柏琳帶領著重慶醫療隊全體隊員,把前期成功經驗繼續沿用到新的“戰場”上。
在這里,也有更多隊員進了運行管理崗位。
“重慶第四醫療隊全隊對沌口方艙醫院從環境與硬件改進、制度建立、流程梳理、院感防控等各個方面發揮了重要角色。”沌口方艙醫院、武漢亞心醫院院長韓湘蓉告訴記者,重慶醫療隊不遠千里馳援湖北,本該是“客”的他們,卻發揮了整個團隊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完善沌口方艙醫院建筑結構、各項制度上,扮演了主人翁的角色,感謝他們。
17日晚8時許,重慶第四醫療隊隊員李奎、陳軍率先進入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標志著該院正式接診,當晚這里收治35名新冠肺炎患者。同時,重慶醫療隊也是首個進艙的醫療隊。
據了解,當晚,該隊共5名醫療隊員入院,主要負者患者篩查、接待。重慶市醫療隊負責沌口方艙醫院G、H、I區近213個床位的患者。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重報集團武漢報道組記者 周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