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初春的重慶,鮮艷的花朵已然在枝頭綻放,久違的陽光灑滿這座兩江環抱的壯美山城。偶有戴著口罩的行人在街上匆匆走過,安靜空曠取代了昔日的熱鬧繁華。
這是一場無聲的決戰。毗鄰湖北的重慶構筑起嚴密防線,確診病例數量從疫情發生初期的全國前五位降至全國第十位。戰“疫”中的重慶,隔離不隔愛,溫情從未缺席。
嚴守:一場不能退只能進的決戰
徐弋婷是重慶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的一名社區干部。自1月24日起,她就沒了休息日,每天帶著工作組對轄區內的住宅小區、酒店進行反復滾動排查。
天宮殿街道轄區內有火車站等交通樞紐,流動人口眾多,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徐弋婷所在的工作組共排查出200多名疫情嚴重地區來渝人員,并按要求對其進行隔離觀察。
嚴格的社區排查,是重慶遏制疫情擴散的關鍵舉措之一。1月24日以來,重慶以城鄉社區為單位,以網格為基礎,組織鄉鎮街道干部、公安民警、村社干部、衛生院(室)醫務人員、網格員等進入社區展開滾動排查。
![]() |
2月9日,實行封閉式管理的渝中區朝千路社區,向居民發放了防控“新冠肺炎”網格名片。居民若有需求只要拔打名片上的電話就可得到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從而消除了限時(次)出入的后顧之憂,贏得居民點贊。(重慶日報特約攝影鐘志兵 攝)
在開展社區排查的同時,重慶還采取嚴格的交通管控措施,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堅決遏制疫情擴散。
與湖北接壤的萬州區長坪鄉,漆黑的群山深處,一點昏黃的燈光下,幾個鄉干部正在緊張忙碌著,這是長坪鄉的交通檢查關口。作為萬州區隔離觀察人數最多的鄉鎮,從1月25日開始,長坪鄉的3個檢查關口就開始實施鄉干部全天候輪班值守,20余天共檢查登記出入人員3000余人次,進出車輛500余車次。
疫情發生以來,重慶還出臺一系列嚴格措施,努力遏制疫情擴散:重慶全市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暫停與疫情重點地區往來的交通運營線路;要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乘坐出租車必須實名登記;在不暴露個人隱私的前提下,“畫”出確診患者活動軌跡,向社會發出告警信號;農村7萬只喇叭“村村響”,將防疫聲音傳到村頭巷尾;指導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分類分批有序復工……
溫情:看不見你的臉卻看得見愛的模樣
在渝北區一處集中隔離點,測溫無異常后,半月談記者也只能在隔離點外的空地上采訪,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隔離區域。
“雖然看不見你的臉,卻看得見愛的模樣。”這是許多隔離人員的感受。工作人員將一日三餐放在房間門口,隔離人員用完餐后將餐具放在門口即可;隔離人員有任何需要,就寫張紙條,放在門外掛著的口袋里,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辦理;心理醫生輪流值守,及時給接受隔離的人進行心理輔導……
在兩江新區第二集中隔離點,67歲的隔離人員唐先生給醫務人員寫下感謝信:“看到你們為我們忙碌,心里總覺得欠你們太多。你們為我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但你們長成什么模樣,我們卻毫不知曉……”
普通群眾的愛也在盡情釋放。南岸區迎龍鎮雙谷村70多歲的蔣文強夫婦將自家地里2000多斤蔬菜送給醫務人員;北碚區北溫泉街道作孚路社區、云清路社區,熱心市民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社區干部各送來50箱牛奶……
![]() |
2月6日晚,重慶市云陽縣“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車隊志愿者郭高平開車送云陽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上夜班。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溫情,也從重慶延伸到湖北抗疫前線。大年初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劉煜亮,隨首批重慶援鄂醫療隊抵達湖北孝感;兩天前的除夕之夜,他的妻子徐瑜已隨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馳援武漢。
查房、制定診療方案、急診會診……同時奮戰在湖北抗疫前線的夫妻二人連軸轉,很多天來電話都打不上一個。2月14日晚,劉煜亮想給妻子送去節日祝福,但6點和7點打了兩次電話都無人接聽。直到晚8點多,劉煜亮才等到徐瑜的回電。最后,劉煜亮給徐瑜發了一個金額為“520”的紅包,這是兩人難得的浪漫。
在救治本地患者的同時,重慶抽調精干力量支援湖北。截至2月21日,重慶共派出14批、1378名醫療隊員赴湖北多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前行:任何困難都擋不住我們的步伐
嚴守與溫情,不僅讓重慶疫情防控出現積極信號,也煥發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活力。
盡管餐飲店全部關閉,但緊密的大門里面卻是熱氣騰騰。重慶人離不開麻辣火鍋。最近,因疫情而宅在家的重慶人發現,多家火鍋店推出“零接觸”火鍋外賣服務,通過電話、微信等渠道點餐,即可在家享用火鍋大餐。
“疫情期間,共有35家火鍋企業的72家門店在商務部門的指導下,推出火鍋外賣服務。”重慶市火鍋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門店每天必須經過嚴格的防疫消毒,外賣配送和店內配菜員工都嚴格測量體溫,并身著醫用防護服工作。
恢復生產的不只是火鍋行業,涉及多個領域的企業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有序復工復產。
在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一臺臺機器人往來穿梭,佩戴著口罩的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著。2月10日起,重慶京東方迎來大規模員工返崗。
“春節期間,公司緊急購買各種防疫物資,并對員工宿舍進行了信息排查和防疫消毒。”京東方重慶區域總經理孫耒來介紹,為做好市外員工返回重慶后的隔離觀察,公司還租下兩家酒店設立愛心觀察所,為大規模復工奠定基礎。
為幫助企業應對疫情、渡過難關,重慶從優化政務服務、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資金支持三個方面緊急出臺了20條政策措施,涉及稅收減免、租金減免、下浮貸款利率等,預計將為企業降低成本約200億元。
![]() |
2月18日,長安汽車渝北工廠正式復工,該企業采取嚴格的防疫措施,確保企業運行有序可控。圖為工人做好防護措施后在工位上忙碌。(重慶日報記者 巨建兵 攝)
作為我國西部最大的外資聚集地之一,重慶的外資企業也開始有序復工。2月10日,兩江新區200家企業首批近5萬產業工人回到了工作崗位,其中大部分是外資企業。
美資企業萬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在當天迎來了首批復工的200余名員工。公司總監戚遠林說,目前復工的工人占到原有工人總數的2/3,產能已恢復到約70%。
“我們依然會義無反顧地在重慶擴大投資,按照我們今年擴大產能和投資的計劃推進下去。”戚遠林說,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只是暫時的,重慶和中國的市場吸引力不會變,企業的投資信心也不會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