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集貿市場,關停活禽宰殺點、打擊販賣野生動物行為我來管。”
“我在飯店,市民的食品安全我負責。”
“我在醫院,防控藥械產品質量我把關。”
“我在超市,生活必需品質量和價格我監督。”
“我在電梯間,監管職能我保障。”
“我在經營企業,防控藥械產品采購我督導。”
“我在12315值班室,保證消費者投訴舉報問題咨詢件件有回應。”
…………
這一句句樸實的話語,是一份份堅定的承諾,而這些承諾正是來自于云陽縣所有的“市場監管人”。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云陽縣市場監管局所有干部職工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戰斗熱情“逆流而上”,奔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奮戰詮釋初心,用行動踐行使命,用擔當扛起責任。
![]() |
我是黨員,不能退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3日一大早,青龍市場監管所檢查組在所長易文軍的帶領下,又開始了每天的工作。他們深入集貿市場,查禁野生動物交易,根除污染源頭;深入醫院藥店,檢查防控用品,確保市場供應;深入飯店商場超市,落實防疫措施,消除傳染隱患;深入企業工廠,督促防疫用品生產,確保高效產能,保障轄區市場秩序穩定有序。
青龍市場監管所共有10人,大部分都是老同志、老黨員,他們一門心思投入到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每天早出晚歸,甚至連夜加班,沒有絲毫怨言。易文軍更是發揮黨員模范作用,帶領大家扎扎實實做好市場檢查監管,處理消費投訴,落實防疫防控制度等各項工作。
“我是黨員,我不能退縮。在這特殊時期,維護好市場秩序,切實保護百姓權益,是我們每一個‘市場監管人’的職責所在。我們將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指示要求,履職盡責,為打贏這場戰斗作出應有的貢獻。”易文軍說。
59歲的副局長張道平是縣市場監管局年齡最大的同志,而且還在2018年做過心臟支架手術,患有糖尿病,常年用藥,醫生每次打電話提醒他注意休息,他都是表面答應,轉頭又投入到工作中。自抗擊疫情工作開展以來,張道平和同事們一直都在疫情防控的一線忙碌著,每天帶領小組成員走訪在各個零售藥店、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在帶隊巡查的過程中,他發現部分群眾、企業員工沒有正確使用口罩,便與藥械科一起編制了《抗擊疫情,如何正確使用口罩》宣傳資料,并在多個平臺進行推送;他看到街面上還存在部分群眾聚集、不戴口罩等現象,便發動全縣各大零售藥店拉橫幅、張貼標語,積極宣傳防疫知識和注意事項。目前,全縣零售藥店設置宣傳標語350余條,在店堂張貼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警示性標語1000余份。
張道平主要負責藥品監管這塊工作,他了解到我縣防疫應急物資越來越緊缺,便多方協調聯系,打聽收集信息,與分管業務科室一道梳理出全國5000多家生產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的企業信息,分享到我縣藥械經營企業,采取“大海撈針”的戰術,積極聯系、組織貨源;同時,多次協調縣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為我縣16家藥品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的25輛“醫療物資保供車”辦理臨時通行證,保障了全縣應急醫藥物資運輸暢通。截至目前,我縣藥械經營企業已設法采購了防護口罩23.684萬只、消毒用品11010瓶(桶、袋)。
然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不僅僅只有張道平、易文軍這些黨員同志。整個云陽縣市場監督管理系統中,每個人都奮力前行,只為共同的目標——萬眾一心,共戰疫情,共同保衛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