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旭忠 陳學容 作者:記者 陳小婭 譚啟云 實習生 汪婷婷 發布時間:2021-09-18 10:12:06
如果把月光草坪公園比喻為長江之畔一位秀外慧中的女神,那四方井公園則好似歷經世事萬千的慈祥老者,他靜靜等候在澎溪河畔,為過往游人訴說往事,帶人們穿越時空,尋味鄉愁。
如果時光可以回到三十年前的老縣城,你最想去哪個地方呢?四方井公園內,這處名叫石來運轉的公園,給了云陽人不同的答案。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總是不乏來來往往的游客流連于這個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巨大迷宮中?!肮珗@構思很好,很有文化底蘊,特別是我們老縣城居住過的人,到這里來看了過后很有種懷舊感,一種鄉愁?!本幼≡谒姆骄浇氖忻裨老壬f,飯后到石來運轉公園走一走,是家人每天的“必修課”。
作為四方井公園的標志性景點,石來運轉公園內有從鄉村搜集而來的一萬多件石碾、石磨、水缸、碓窩等“老物件”,是一個承載了數千年農耕文化的石器石具博物館。另外,公園所有入口處全都以老城人特別熟悉的地名命名,比如大東門、西門口等,穿梭其間,老縣城的街景仿佛映入人們腦海當中。園外臨江處,還有仿照老縣城沙灣河壩建設的沙石灘。
云陽縣環湖綠道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何丹介紹,四方井公園所在地過去是破舊的老碼頭,沿線商鋪堆貨場地,環境可謂是臟亂差。2017年3月,結合澎溪河庫岸環境綜合治理和城市品質提升,我縣啟動了四方井公園的建設,遵循有災治災、無災還綠的基本原則,以達到改善周邊人居環境,延伸城市綠脈,延續城市文脈,提升城市品質的目的。
“這個公園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重要指示精神來建設,以記憶、展示、傳承為主題。墻上的每個石磨,腳下踩的石板都是難得的老物件,其中有大多數都是老百姓自發捐贈?!焙蔚け硎尽?/p>
建設中,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將上萬件老物件既安全又考究地堆砌成這個大迷宮。施工方首先設計了初步施工圖紙,隨后建設了墻體試驗段,試驗段反復試驗成功后,再將方法復制到其他墻體。如此反復,歷時一年半,才成就了如今的石來運轉“大迷宮”。
離開石來運轉公園,沿著澎溪河畔一路向前,四方井公園沿途還有近3公里的曼妙景致。“四方井文化藝術中心”“小江畫廊”“絕壁棧道”“木魚包驛站”等景點一氣連珠,讓人目不暇接。自行車道、跑步道、漫步道“三道”并行其間,張弛有致。碧水綠樹間,既可休閑觀光,也可健身娛樂。
西起兩江廣場,東止木魚包,與澎溪河蜿蜒相依的四方井公園,不僅承載著百萬云陽兒女的鄉愁記憶,更構筑起一個山清水秀的高品質城市空間。(記者 陳小婭 譚啟云 實習生 汪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