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天生云陽。
云陽之美,天生孕育。
山川壯美、渾然天成——地處三峽腹地,浩浩長江穿境而過,云陽因“四時多云,山水之陽”而得名。“一江四河”分疇化野,5A龍缸天地造化,普安恐龍化石見證原生樂土。
資源稟賦、農情天生——水稻陶痕片的出土傳承了三峽先民智慧之光,云陽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民風民俗淳樸天然。在這片天然土地上結晶而成的鹽巴、稻米、柑橘、菊花、蜂蜜等天生地育、綠色自然。
千年文化、生生不息——2300多年前,先秦在這里置縣;1700多年前,張飛廟在這里建成;21年前,云陽新城在這里崛起,云陽千年文化歷史哺育了峽江兒女的淳樸善良、誠信忠勇、堅韌不拔、生生不息。
壯哉!天生云陽。
破土而出:
“天生云陽”成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一個品牌拉動一方經濟的發展。
經千百年的孕育,天生云陽在新時代發展的春風里破土而出。為整合縣內農產品品牌,形成縣域農產品品牌合力,提升整體競爭和影響力,云陽在2015年10月推出全市首個全產業、全門類、全品種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天生云陽”,并在2017年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商標注冊批復。
六年里,在云陽縣委縣政府、市場主體的共同努力下,“天生云陽”在喝彩聲中不斷超越。
“天生云陽、不賣假貨”,凡是進入“天生云陽”的產品,都嚴格按照有機、綠色或SC標準種植和生產,同時建立起嚴格的準入退出機制、市場監管,以及賠付制度。“六年來從未收到一起關于天生云陽的假貨糾紛和假貨舉報。”可以說,“天生云陽”自誕生之日起,便自帶真品屬性,而這也成為“天生云陽”最大的品牌特性。
從首批的25種產品,到目前55個品類、200余個產品,“天生云陽”的成員越來越多。其中,三峽陽菊獲得歐盟、日本有機認證,成為全國同行業中標準認證最高的企業;渝峰烏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達國家標準的6.56倍,居全國之首。
通過政府背書、市場運作的模式,“天生云陽”的效益價值越來越大:2017年入選重慶十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8年、2019年入圍“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銷售額從2015年的5000萬元,到2020年的20億元。
“天生云陽”產品暢銷海內,品牌深入人心,其厚培出可貴的社會價值,如春雨潤無聲一般引導著全縣人民在經濟社會各方面作出綠色實踐。
近年來,云陽堅持把生態保護修復作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有力抓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范地,實現一江碧水長流、兩岸青山常青、四季空氣常新。
圍繞綠色消費品、裝備制造、能源電子方向產業,云陽大力開展綠色環保項目招商,今年以來,完成綠色環保類產業招商項目45個,協議資金14.8億元。數據表明,“十三五”期間,云陽綠色工業不斷壯大,增加值達87.7億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
茁壯成長:
“天生云陽”擴展為云陽城市形象
一個文化符號引領百萬群眾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
“現在,只要一聽到‘天生云陽’,就一定會想起自然優質農產品,就一定會關聯起其背后蘊含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價值導向。”歷經多年發展,“天生云陽”已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這一定義里伸出枝椏,衍生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全領域的可貴價值,在云陽人民和消費者心中,它已成了一種無形的文化符號和記憶關聯。
9月28日,在第一屆“天生云陽”金秋節新聞發布會上,云陽鄭重宣布,將“天生云陽”擴展到云陽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定位,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云陽落地落實、開花結果。
“天生云陽”城市品牌是云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
——天生云陽,崇尚創新。云陽高水平規劃建設小江科創城、國家級高新區和萬開云科創走廊,打造科技創新承接地,以科技支撐構建“千億工業”引領的現代產業集聚地。同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讓國有經濟在服務民生中獲得發展,用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服務民生。
——天生云陽,注重協調。云陽全力推進萬開云一體化規劃、組團式發展、協同性建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城鄉區域和諧共美,科學構建“一心兩極三大片”國土空間格局,“100萬人口、100平方公里”大城市骨架基本形成。
——天生云陽,倡導綠色。“天生云陽,拒絕污染”,云陽以綠色為本底,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范地、山地公園城市標桿地,連續三年獲評全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
——天生云陽,厚植開放。“讓世界知道云陽,讓云陽知道世界”,云陽立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東向開放橋頭堡,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成為三峽城市核心區重要支撐;加快構建“三橫一縱兩循環”高速路網、“一高一普兩貨三環”鐵路路網,高鐵時代即將來臨。
——天生云陽,推進共享。云陽始終堅定人民立場,三峽移民17萬人,贏得“三峽移民看云陽”的贊譽;脫貧攻堅不掉一戶、不落一人,13.4萬貧困人口實現高質量脫貧;進入新發展階段,云陽加快基礎性、普惠性民生保障建設,努力讓高質量發展成果轉化為更廣泛的民生獲得。
“天生云陽”作為城市品牌,既體現了云陽的底蘊和氣質,更展現出133萬云陽人民意氣風發、闊步邁向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奮斗姿態。
豐收連連:
“天生云陽”激發干事創業激情
金秋滿谷倉,豐收遍地香。
9月28日,第一屆“天生云陽”金秋節作為全縣人民的盛會,令人心潮澎湃。本次金秋節的主要內容是舉辦一個農民豐收節、開放一條環湖綠道、開展一批配套活動。
透過金秋節這一窗口,可一覽云陽經濟社會發展新成就、現代化建設新風貌,也可展望“萬里長江·天生云陽”的美好未來,由此汲取奮進力量,把激情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力量。
其中,環湖綠道的開放尤其令人矚目。沿長江和澎溪河分布,環湖綠道全長33公里,總面積約500公頃,東始復興黃嶺,西至人和街道,南傍張飛廟景區,北達黃石高鐵站。
最初,這條濱江帶沖溝廊道破壞嚴重、地質災害隱患突出、水土流失嚴重,是長江岸邊的一塊“傷疤”,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庫區水體安全。立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云陽策劃實施縣城沿江庫岸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環湖綠道由此誕生。
“騎走跑坐可享、山水花石可賞、文史科藝可品”。自2015年9月正式建設,經過七年來的努力,環湖綠道現已全面建成開放,實現了云陽人“一天的公園、一年的公園、一生的公園”的美好愿景。一條全程貫通的自行車道和跑步道串聯起8個主題公園,每個主題公園中又有不同的景觀節點,風格迥異、各具特色。
有西南片區最大的人工海沙沙灘、無動力設備兒童公園、人工草坪;有最具川東民居風格的天地人和建筑,最能還原云陽老碼頭場景的清風上江建筑,最與長江江岸融為一體的白虎臺建筑;有最能突出傳統民居四合院風格的四方井民俗文化中心,最能喚起老縣城回憶的云江敘事等重要景觀節點,成為市民、游客的心頭好。
作為“天生云陽”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環湖綠道為守護庫岸安全、筑牢長江上游綠色屏障、提升云陽城市形象作出重要貢獻,“這是一條生態綠道、文化廊道,更是一條幸福大道。”云陽市民如是評價。
與環湖綠道一同驚艷世人的還有云陽城市IP——興云兔。
云陽與白兔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淵源。傳說早在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的虎將樊噲在現在的云安鎮一帶招募士兵,他在狩獵時追隨一只鉆入草叢的白兔,在拔草尋找中發現巖縫中有股泉水緩緩流出,嘗之有味。
漢高祖劉邦得知后便命云陽人扶嘉在此鑿井取鹵,開始制鹽,這口井由于“白兔”的吉祥緣分而被命名為“白兔井”,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大沿口深井,具有極高的歷史和人文價值。
“興云兔”也是“天生云陽”在文化建設領域的生動實踐。一個城市要有鮮明獨特的文化符號,從云陽的傳統文化中提取元素、設計而成的“興云兔”,寄托著云陽干群“興旺云陽”的志向,同時“興云”與“幸運”諧音,有欣欣向榮、幸運吉祥的寓意。
霞照平湖金風起,天生云陽百業興。“白兔井”見證了云陽因鹽而興兩千多年的歷史,“興云兔”則將陪伴著云陽人民昂首闊步于現代化新征程。
萬里長江,萬里掠影情鐘云陽!
天生云陽,天生麗質添彩長江!
云陽之美,育于天生,成于奮斗。奮發向上的云陽人民,將凝心聚力、眾志成城,苦干實干、接續奮斗,創造“天生云陽”更加美好的明天!堅信“天生云陽”定能走向世界,世界定能知道“天生云陽”!(記者 段斯斯)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