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muegw"><tbody id="muegw"></tbody></abbr>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rt id="muegw"><delect id="muegw"></delect></rt>
    <li id="muegw"></li>

    環湖綠道,鄉愁綠道!讓云陽人的鄉愁變成現實的詩意

    來源:云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陳學容  2021年09月28日 09:16

    圖片

    一輪中秋月,萬里寄鄉愁。鄉愁,是老城墻里斑駁的黃葛樹根,是龍脊石上滄桑的川江刻畫,是故鄉一抔溫熱的黃土,是寂靜夜里的心潮涌動。鄉愁,是家國情懷,是文脈延亙,是精神依歸。“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美麗鄉愁。” 在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云陽,33公里環湖綠道以滔滔長江為墨,憑巍巍青山作紙,用勤勞智慧書寫,一幅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愁畫卷已然徐徐展開。

    圖片

    不遠萬里,即使月圓如故鄉,畢竟不是故鄉月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前夕,在韓國首爾東國大學留學的李隆瑩早早就收到父母從從云陽寄過來的冰薄月餅。望著天空中的一輪圓月,看著街道璀璨的萬家燈火,就著一口家鄉的綠茶,嘗著香甜可口的月餅,隔著萬里之遙的屏幕,李隆瑩述說著對家鄉的牽掛。

    “味蕾是最有記憶的,每逢過節的時候,味蕾都會幫助我思鄉,想念云陽的麻辣包面,云陽的羊肉格格,云陽的面條,云陽的火鍋……還有月光草坪的江風,陽光沙灘的熱鬧,石來運轉的寧靜。”

    圖片

    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作為年輕人,李隆瑩以前對家鄉的印象并不是太好,所以大學選擇去了北方,留學遠遁重洋。“這不是代表我不愛家鄉,我覺得家鄉就是我們自己總覺得不滿意,但是又不能讓外人說它不好!”李隆瑩的不滿意并非沒有道理。

    因為三峽工程遷建,云陽縣城整體搬遷,上小學和中學時,經常聽到是周邊建筑工地傳來機器的轟鳴聲。因為疫情影響,李隆瑩留學韓國后已經兩年沒有回來過,從經常與父母視頻聊天中了解家鄉的變化。“上次回來時,去環湖綠道騎了車,去月光草坪跑了步,去石來運轉看了家里捐贈的老水缸,去龍缸景區坐了世界最高的大秋千……”李隆瑩驚嘆于家鄉這些年發生的巨大變化,“可以說真的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這樣安寧、和諧、幸福的環境就是在首爾也是絕對的頂流擔當和流量網紅地了。”

    萬里之外家鄉云陽,同樣的是華燈初上,工作一天的父母吃過晚飯,悠閑地漫步在月光草坪。視頻對話中,父母興奮地向她述說著今年9月28日,云陽33公里的環湖綠道將全面建成、全線開放,新增了白鷺公園、立新公園,還有他們上周騎車經過的白兔井公園……

    圖片

    “天邊飄過故鄉的云,他不停地向我召喚……”即使月圓如故鄉,畢竟不是故鄉月。放下電話,李隆瑩繼續望著窗外高掛的月亮和霓虹閃爍的韓文,耳邊繼續回響著那首《故鄉的云》,不禁潸然淚下。

    跨越山海,歷經天華成此景,他鄉亦是故鄉人

    “三十三里江風清,何懼他鄉無月明。”這是香港商人陳家亮在云陽度過的第13個中秋節了。同樣的中秋月,照亮了韓國的首爾,也照亮著中國的云陽。在環湖綠道的在水一方,趁著三分酒興,三分詩意,陳家亮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詩句,配圖是燈火明亮的三國印巷和華燈璀璨的長江大橋。

    圖片

    從在香港長大的香港仔到變成了口音十足的云陽崽,陳家亮始于愛情,成于事業,終于鄉愁。今年54歲的陳家亮出生于香港旺角,從小看戲棚里盂蘭節的潮劇表演,聽搶包山賽場上觀眾的吶喊,逛中西合璧的利東街,品充滿煙火氣息的港式大排檔……

    “最初來云陽,還是很不習慣,風俗習慣、餐飲文化、城市面貌都很有大的差異。”陳家亮2008年追隨妻子譚曉紅返鄉創業,在云陽成立宏霖食品有限公司,帶動家鄉群眾共同增收致富。

    “其實那時候我們在廣東也成立公司,發展勢頭也挺好,但是我愛人思鄉情切,故土難離,始終有割舍不下的鄉愁,為了滿足她的鄉愁,我不得不放棄我鄉愁。”寵妻成魔的陳家亮毫不吝嗇對妻子的愛。13年過去,夫妻倆創辦的企業已經成長為一家集種植、養殖、加工和生產、研發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企業,年加工調味品規模2萬噸,年屠宰加工肉雞規模1千萬只,年加工肉制品1萬噸。而隨著企業發展而落地生根的,還有陳家亮原本無法安放的鄉愁。

    圖片

    “其實香港也好,澳門也好,臺灣也好,重慶也好,鄉愁歸根結底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歷經十年,鄉音已改,陳家亮說,跨越山海,鄉愁不再是那枚小小的郵票,也不再是那張窄窄的船票。

    “吾心安處即故鄉,我覺得云陽磐石城上同香港太平山頂一樣有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雙井寨公園半島和九龍半島一般地江海遼闊天地寬,33公里長的環湖綠道足以安放小小的鄉愁了。”工作閑暇之余,陳家亮就會陪同愛人到環湖綠道跑步騎車,到龍脊嶺公園爬山健身,到白鷺公園觀鳥賞景……

    穿越時間,故鄉雖已不再見,鄉愁處處映月圓

    “吃月餅了嗎?沒有,那就看看月亮吧!看見月亮了嗎?沒有,那就想想故鄉吧!月亮倒映在水里,故鄉也淹沒在水里。”以前,每每讀到起這樣的句子,市民胡松總會一吟淚雙流,因為三峽水庫蓄水,云陽老城全部淹沒在水里,從此“回得去的鄉愁,回不去的故鄉”成為很多云陽市民揮之不去的傷痛。

    圖片

    中秋前夕,站立在濱江公園“云江敘事”前,胡松久久不愿意離開。如同幾年前,環湖綠道中的陽光沙灘剛剛開放的那天一樣,他也如同一個孩童般在沙灘中打起了滾,那個感覺就如童年時在老城沙灣河壩沙灘上戲耍一般地親切。

    “云江敘事”位于濱江公園回水溪段,以一條長680米、蜿蜒曲折的自然小溪為依托,串聯起了長江云陽段68公里經典節點,微縮集聚了原巴陽鎮、雙江鎮、老縣城、新津鄉、故陵鎮、龍洞鎮等鄉鎮近20處人文精華。

    “看嘛,我們家原來就在這個位置,你爸爸就是那里長大的!”盡管“云江敘事”還沒有建好,不少市民已經帶著兒子或者孫子,手指微縮景觀,前來尋根問源,“我們小的時候就在那條街玩耍,那里的小火鍋最安逸!”

    圖片

    其實在33公里環湖綠道建設中,像“云江敘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33公里環湖綠道的四方井公園,1萬余件石碾、石磨、石缸、碓窩等“老物件”,巧妙地還原了云陽千年老城經典地標“大東門”“菜市街”“會仙橋”“川東碼頭”……徜徉在古老的迷宮中,撫摸風雨侵蝕的歷史印跡,感受歷經滄桑的歲月痕跡,品味刀耕火種的煙火氣息,埋藏心底的鄉愁便會不由自主地在心頭被悄然喚醒。

    追憶故園風,領略三峽情。“月光草坪”給予了市民向往綠色生態的鄉愁,“陽光沙灘”還原了大家沙灘漫步的鄉愁,“在水一方”承載了人們詩意生活的鄉愁,“石來運轉”傳遞了農耕文化的鄉愁,“親水棧道”留存了穿越千年的峽江記憶,“白鷺公園”成就了自然和諧的天人合一……

    33公里的環湖綠道不僅承載了鄉愁,安放了鄉愁,也傳承了鄉愁,正在成為一種鄉愁。你來云陽,我帶你細品。

    記者 劉太興

    長江湯溪河交匯再現“鴛鴦鍋”景觀

    云陽好“村”光丨云陽縣龍洞鎮大麥沱社區

    云陽好“村”光丨云陽縣桑坪鎮塘塆社區

    最美不是下雨天,而是“夏雨荷”!

    云霧輕繞 邂逅水墨幻境

    哇塞!夏雨初歇,云陽“仙氣飄飄”

    ···今日要聞

    ···推薦視頻

    云陽新聞20250915

    ···今日報紙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s

    ···網站專題

    ···廣告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 2008- yunyangw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云陽縣融媒體中心版權所有 渝ICP備15011569號-2
    網絡舉報APP下載 | 電話舉報號碼:12377 | 國家郵箱舉報地址:jubao@china.org.cn | 渝公安網備50023502000148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东光县| 四平市| 车险| 辰溪县| 嘉义县| 温州市| 临夏县| 商南县| 五指山市| 大宁县| 长岭县| 高尔夫| 民县| 定州市| 临朐县| 平山县| 焦作市| 麻阳| 大兴区| 闵行区| 慈利县| 呼图壁县| 壶关县| 博客| 固安县| 东兰县| 伽师县| 白玉县| 宜宾县| 杭锦后旗| 清水河县| 丘北县| 建宁县| 纳雍县| 绍兴市| 许昌县| 子长县| 运城市| 万荣县|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