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工作回顧
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2018-2021年連續四年登榜全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龍缸景區連續五年邁入全市百萬游客俱樂部,體彩銷售突破2.5億元。
品牌創建實現新跨越。成功創建龍缸國家5A級旅游景區、清水市級旅游度假區,新增A級景區9個、星級飯店10家,總量分別達41個A、36顆星。創成市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村、點)43個,龍缸景區帶村扶貧模式入選全國典型案例。持續深化旅游宣傳,舉辦“雙曬”、“雙曬”第二季大型文旅推介活動,舉辦全國首個由政府層面主導的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專業論壇,打響全國沙灘排球冠軍賽、“天生云陽”戶外多項運動挑戰賽等賽事品牌。
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龍缸景區新增七夕樓、老寨子等一批游玩景點,新推出“云端飛悅”系列、知青林游樂項目,云端彩虹大秋千項目獲世界最高框架秋千吉尼斯認證。推出張飛廟“佑見張飛”演藝項目,南濱路三國印巷正式開街。普安恐龍遺址發掘3個全新恐龍屬種,完成主要建筑單體設計。有序推進“三個十”文保工程,文峰塔修繕工程獲評2020年度文物保護優質工程,推出全市區縣首個數字博物體驗館。
公共服務取得新進展。全縣文化設施、體育設施人均面積分別達到0.14平方米、1.7平方米,高于全市平均指標。縣文化館、縣圖書館、縣博物館分別榮獲國家一級文化館、國家一級圖書館、國家二級博物館。持續推進文圖博場館、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縣文化館獲國家三部委表彰雙服務先進集體,縣圖書館連續4年獲全市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評價一等獎,縣博物館獲評全市十佳展覽館,我縣三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成功舉辦第四屆縣運會,成功打造“梯城周末劇場”活動品牌,戲曲進基層、全民健身、全民閱讀持續開展。
十四五工作思路
下一個五年,文化旅游體育基本工作思路是:聚焦建設文化強縣、打造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建設模范縣“三大目標”,深入踐行游客優先、群眾優先理念,實施設施補短、品牌強骨、服務提質、業態擴容、宣傳亮新“五大計劃”,力爭到2026年,建成“近者悅遠者來”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文化旅游體育服務滿意度居全市前列。
實施文化旅游體育設施補短計劃。
圍繞打造“城鎮十分鐘、農村半小時”文化圈,加快建設云陽博物館新館,多點布局“梯城·悅讀吧”等城市文化設施,補充完善農村書屋等基層文化陣地,推進數字應急廣播體系全覆蓋。
圍繞打造“快旅慢游”旅游環境,持續實施“城景通”“景景通”工程,加快建設渝東北旅游集散次中心,深入推進旅游“廁所革命”,補充完善觀景平臺、休憩驛站等旅游服務設施,規劃布局房車營地、露營基地。
圍繞打造“半小時公園、十分鐘廣場”全民健身圈,加快建設北部新區體育公園,推進完善城市口袋公園、鄉鎮健身廣場等體育場所,實現鄉鎮農體工程全覆蓋。
實施文化旅游體育品牌強骨計劃。
聚力打造文化品牌,深入實施“三個十”文物保護與利用工程,支持云安古鎮申報創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支持外郎發展壯大藤編技藝打造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聚力打造旅游品牌,用好生態和人文兩個寶貝,擦亮“六張名片”,加快開發清水旅游度假區,加快建設侏羅紀恐龍公園,啟動創建張飛廟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聚力打造體育品牌,做大盤強盤龍滑翔傘基地、長灘河漂流等體旅項目,發展壯大摔跤、舉重等優勢傳統體育項目,支持清水創建市級體育旅游示范基地、滑雪旅游度假地。
實施文化旅游體育服務提質計劃。
圍繞提升文化服務水平,辦好“唱響梯城·舞動云陽”展演賽、梯城周末劇場等文化活動,創新方式開展訂單式“送文化下鄉”服務。
圍繞提升旅游服務水準,持續推進旅游標準化、智慧化建設,開展旅游窗口行業“萬人禮儀培訓”行動,健全旅游志愿服務常態化機制,大力培養導游人才、壯大導服隊伍,培育發展星級飯店、旅游民宿,推動龍缸景區創建全國文明旅游示范單位。
圍繞提升體育服務能力,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深化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加強群眾日常科學健身指導,努力培養1-2項群眾終身受益的體育健身技能。
實施文化旅游體育業態擴容計劃。
拓展“文化+”理念,不斷探索彭氏宗祠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社會化利用路徑,加強打造“佑見張飛”等沉浸式文化體驗項目,推動非遺展示進景區、進酒店,做好“江上風清”等文創產品開發和推廣。
深化“旅游+”思維,發揮旅游優勢,加強同成渝城市、長江沿線區縣深度交流合作,推動旅游與農業、研學、大數據等業態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聯合線路、融合業態、共建項目。
強化“體育+”概念,用好環湖綠道、人字梯等優勢資源,大力發展體育經濟、賽事經濟,做靚、唱響全國沙排、戶外多項運動挑戰賽等賽事品牌。
實施文化旅游體育宣傳亮新計劃。
強化城市特色文化宣傳,以三國文化、井鹽文化、恐龍文化為重點,加強優質文藝作品創作,拍攝制作一批具有顯著云陽特點的影視作品、音樂作品。
加強城市體育精神培育,充分挖掘屈銀華、鄔宗岳等云陽籍優秀體育人事跡,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廣泛宣傳,塑造“勇攀高峰”的云陽精神。
創新旅游推廣渠道,以微博、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為重點,緊盯80后、90后及Z世代目標群體,全面推廣“興云兔”城市IP,不定期開展事件營銷、網絡推介;用好20萬面工資源,深度謀劃“萬人萬店”推廣行動,讓世界知道云陽。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