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速發展的今天,高鐵作為更加高效的出行工具,一直以來備受人們推崇。鄭萬高鐵落子云陽,必將予其一場華麗蝶變。為迎接即將到來的“高鐵時代”,今年以來,縣住房城鄉建委積極適應新變化,落實新要求,搶抓新機遇,持續在升級環湖綠道、實施城市更新、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下真功夫,下硬功夫,下實功夫,不斷加快公園城市標桿地建設步伐,奮力將云陽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范例。
擴展輻射范圍,打造環湖綠道“升級版”
2021年9月28日,環湖綠道全線建成開放,讓這顆鑲嵌于長江邊的生態明珠一躍成為了云陽新的城市名片。盡管還不滿一周歲,但如何推動環湖綠道提能升級卻是全縣的大課題,這既關乎城市形象,也是滿足市民高品質生活的必然要求。
日前,縣住房城鄉建委工作人員一行先后來到縣人民醫院和渝東北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旁的鋪家灣農副產品倉儲通道工程項目,實地走訪查看項目選址及周邊環境狀況,進一步優化方案設計和前期規劃,為項目整體推進建立良好基礎。
“當前,我們正在開展施工招標及前期清障工作,預計六月份進場施工。”據縣住房城鄉建委綜合發展科工作人員鐘生福介紹,鋪家灣農副產品倉儲通道工程起點與已建云江大道延長線相接,終點與已建稻場路相接,項目占地總面積44.34畝,全長1.846公里,主要包括工程主線、起點連接線及終點改造道路等。作為串聯北部新區與東部新城的重要通道,鋪家灣農副產品倉儲通道工程將打通我縣東部與北部連接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擴展環湖綠道輻射范圍,形成環湖綠道環線式貫通,對打造環湖綠道“升級版”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還進一步優化了城市空間布局,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今年以來,縣住房城鄉建委堅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理念,全力推動環湖綠道提能升級,讓云陽人“一天的綠道,一年的綠道,一生的綠道”顏值更靚、氣質更佳、魅力更足。加快完成環湖綠道總規項目,建立環湖綠道“城市家具”臺賬,合理布局信息、衛生、健康、休閑服務等配套設施,持續提升綠道無障礙設施建設。加強規劃和設計引領,突出功能和耐看屬性,植入體現云陽形象和獨特內涵的視覺符號。做好環湖綠道與城區道路連接段景觀提升,加強綠道與商住小區、城市景區互聯互通。有序推進環湖綠道向兩江四岸延伸,逐步向萬州、開州、老縣城、龍缸方向延展。持續開展“我為環湖綠道建言獻策”活動,廣泛征集意見建議。建立完善日常管護制度,努力打造精細極致、富有溫度的城市綠道管理精細化樣本。
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漸入佳境
一座城市的內涵與底蘊,往往就藏在巷陌人家處。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更事關廣大群眾福祉。
近日,記者在大石板綜合服務中心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施工現看到,一座亮眼的高層主體已建設完畢,工人們正搶抓工期,進行通風系統安裝、防水施工、電梯調試、地面打磨等掃尾工作。該項目施工負責人譚漢林介紹,大石板綜合服務中心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總面積1.4萬余平方米,其中車庫8000余平方米、人才安居房6000余平方米。目前已基本完工,預計6月即可投入使用。
作為我縣老舊小區改造重點項目,大石板綜合服務中心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不僅為周邊群眾帶來諸多便利,還為留住人才提供了基礎性保障。“高鐵的開通,將對我縣人才儲備起到推進作用。”縣住房城鄉建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他們充分利用城市空間,在社區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建設了66套人才公寓,為人才引進解除后顧之憂。此外,還結合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籌集建設了雙江街道人才公寓、亮水坪人才公寓等項目,初步構建起了系統完備、覆蓋全面、高效便捷的人才安居政策和保障制度。
當城市發展逐漸從增量走向存量、從拓展走向品質,加上高鐵助力,城市更新的戰略地位將愈發凸顯。今年以來,縣住房城鄉建委全力抓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這一重大民生工程,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目前已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4個,涉及房屋766棟、建筑面積 122.21 萬平方米、居民11307 戶。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礎設施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10個、棚戶區改造1419戶。成功實施以社區、片區為單元的組團式老舊小區改造,形成“點、線、面”成片聯動提升、濱江路沿線小區基本全覆蓋,“三無樓棟”“三無小區”長效管護機制逐步建立。
抓改革強服務,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衡量一個地區核心競爭能力和潛在發展能力的重要標志。
“您好!請先幫忙填下這項基本資料。”日前,在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大廳,縣住房城鄉建委工作人員廖小燕正耐心地與前來辦事的群眾親切交談,溫情且高效的服務,贏得了頻頻點贊。
身為重慶金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項目部的一名工作人員,趙美嶺需要經常來此辦事。“本次申報聯合驗收金科天宸二期項目,在向縣住房城鄉建委窗口提交申請過后,兩個工作日內便取得了《竣工聯合驗收意見書》。”趙美嶺說,這大大節約了企業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而且辦理過程中窗口人員也十分熱情周到。
據廖小燕介紹,以前這類驗收涉及規劃、消防、人防、檔案等8個事項,除驗收準備時間,所有事項辦理完成需要12個工作日。新聯合驗收管理辦法推行后,驗收事項優化為4項,5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驗收。截至目前,審批事項精簡率達60%以上,審批時限壓縮率達80%以上。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土質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今年以來,縣住房城鄉建委將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作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著力點,扎實改進工作作風,持續提升服務質效,大膽改革創新創優,以切實滿足市場主體需求,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深化“放管服”方面,主動靠前服務重大高鐵新城建設項目,構建工程建設項目代辦服務體系,開設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實現項目審批“拿地即開工”。在質量安全監管方面,積極探索更加靈活的“提前介入”措施,全方位優流程、減時間,為高鐵新城項目高質量、高效率建設保駕護航。此外,啟動“專項服務小組”機制,第一時間與企業接洽,為企業詳細講述相關政策,為其提供“保姆式”服務,了解工程最新推進情況。
直面挑戰補短板,加快建設公園城市標桿地
鄭萬高鐵的到來,為云陽鋪就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黃金快車道”,在促進經濟、文化、旅游各方面大發展的同時,也為我縣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帶來了全新挑戰。
“高鐵時代的來臨,是我縣城市發展歷史進程中的大事、好事。”縣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緊緊把握“高鐵時代”機遇之變、發展之變、社會之變,以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范例為統領,圍繞“城市綜合承載提能升級”目標,堅持補短板、惠民生、提能級,持續推進城鄉建設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深入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城市有機更新和農房村莊現代化,加速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著力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和良性循環,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樂宜游的全域山水公園城市標桿地,助力建設雙“400”三峽城市核心區重要支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區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奮力開啟云陽城鄉建設歷史新篇章。(記者 劉沖 劉婷)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