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七月以來
我縣氣溫偏高,降雨偏少
持續的高溫天氣讓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逐漸顯現
據縣氣象局最新的土壤濕度監測數據顯示
我縣部分地區已達到輕度干旱的程度
局部地區達到中度干旱
不少鄉鎮的農作物已經出現生長異常的狀況
而隨著晴熱高溫天氣的持續發展
未來十天我縣無降雨天氣過程
氣象干旱程度還將進一步加劇
8月11日
縣氣象局聯合縣農業農村委
發布高溫熱害紅色風險預警
次日
縣氣象局攜縣農委相關專家
前往紅獅鎮進行熱害農情調查
來到寶豐村居民自種的玉米田里
只見原本幾近成熟的玉米
呈現缺水下垂的狀態倒吊在根莖上
葉片出現了焉萎、青枯等癥狀
還未到達成熟期的玉米提前成熟
“這邊的海拔要高些,我們村里海拔低一些的水田、土質薄弱些的田地里面,農作物的情況更差。”負責引路的村民邊走邊說道,這段時間正是水稻需水量大的時候,但是現在水田干涸,已經出現了裂隙,水稻葉因為缺水呈現管狀,附近的紅薯葉更是因缺水大面積枯萎、死亡。
菊花種植是永福村的主要產業
總體種植面積達一千余畝
因為前段時間的高溫天氣
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
“針對這個情況,我們也采取了有力的措施。這幾天我們召開了工作部署會,在前三天購買了高壓抽水機十臺、高壓管道2千米,還組織了人員在緊急施救,效果很好。還召開了動員會,讓全民參與抗旱,保證把損失降到最低。”永福村黨支部書記劉白才說。
從7月29日以來
旱情對我縣糧食生產已經造成了較大影響
據最新數據顯示
我縣糧食的受災面積達到了4100多畝
成災面積280多畝
絕收面積101畝,產量損失186噸
總的經濟損失50.8萬元
針對這種情況
縣農業農村委的專家也給出了專業的建議
第一是附近有水源的盡量用水源去抗旱;
第二是中低山地區的農作物可以實施早收的,盡量早收;
第三是在有些可以實施葉面施肥的農作物上早晚施點葉面肥;
第四就是要實施補種,實現晚秋的豐收。
縣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7月以來
受強盛的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
我縣已經連續出現三輪連晴高溫少雨天氣
其中37℃以上高溫日數為26天
較常年同期和去年同期分別偏多12.5天和 14 天
為云陽縣建站以來第四多
據縣氣象局預測
本輪連晴高溫少雨天氣將持續到8月23日前后
大部鄉鎮日最高氣溫將達40~44℃
今年以來高溫日數可能會達38天
有可能超過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極值
高溫熱害對農業干旱影響將進一步加劇
尤其是要防范森林火災發生
縣氣象局溫馨提醒:
在戶外的工作人員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避開午后高溫天氣,盡量選擇在早晨或者是傍晚時開展施工作業。
記者 曾麒麟 楊力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