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巴渝山居人居環境整治實景圖。云陽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訊(陳雨)漫步重慶市云陽縣鳳鳴鎮太地村,綠樹成蔭,果蔬飄香,一路繁花相伴;良田美池,白鷺低飛,點破一湖秋水。
幾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番面貌:土地零散細碎、產業道路缺失、生態環境退化、發展勢能不足……如今,搭乘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春風”,這里已搖身一變成為村里人的和美家園。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釋放鄉村發展空間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的一項空間治理活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舉措,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
2022年6月,云陽縣啟動實施中央資金補貼的重慶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云陽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搶抓項目機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整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和修復資金,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科學選點規劃,以“園區生態化,生態景觀化”為發展思路,委托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團隊在鳳鳴鎮開展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強化示范引領。
據云陽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鳳鳴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涵蓋太地村、馬軒村、黎明村3個行政村和里市社區3個組,幅員面積1511公頃,項目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項目工程以山水田園為本底,重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保護農耕肌理,提升人居環境,修復自然生態,釋放發展空間,促進生態價值轉化。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后的鳳鳴鎮太地村。云陽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三提三增”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家園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截至2024年7月底,鳳鳴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實現了“三提三增”(耕地提質增效、人居環境提質增顏、生態環境提質增優)。
在耕地提質增效方面,針對田塊破碎、林耕穿插和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云陽對耕地集中的區域實施“坡田改梯田、小田并大田、林耕置換、土壤改良”,同步進行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了空間布局,打造集中連片宜機耕地5600畝。
在人居環境提質增顏方面,針對農村生活垃圾隨意丟棄,生活污水到處排放,院落周邊環境凌亂無序,點景綠化植被缺乏等問題,云陽對250戶聚落環境開展“三整治一提升”綜合治理(生活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整治、村容村貌整治和綠化美化提升),打造宜居宜業和美家園。
在生態環境提質增優方面,云陽采用了一種全面系統的方法來保護和修復飲用水庫生態。首先,在污染源頭預防階段,嚴格管控水庫周邊80公頃的農業生產區農藥合化肥的施用量,并對28戶農戶的生活污水進行有效治理,從根本上切斷了水庫污染源;其次,在污染過程控制階段,采用“喬灌草+濕生植物”的復合栽植模式,在庫岸建立了3.4km的生態緩沖帶,有效阻截和消解面源污染;最后,在末端水庫本身治理治理階段,通過2.68公頃的梯級濕地系統,進一步提升水庫的自凈能力。
“這種多層次、全方位的保護體系不僅能有效保護水質,還能維護整個水庫生態系統的健康。”整治團隊負責人介紹說。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后的太地水庫庫岸。云陽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以土為“媒” 農村人居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綜合治理后的太地水庫周邊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不僅保障了飲用水安全,還營造出一個生態優美、景觀宜人的水庫環境,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高質量的生活空間。
“經過水庫生態治理,水庫周邊的環境變好了,吃完飯約上幾個好友沿著水庫走走,安逸得很吆!”家住太地水庫旁邊的居民余志成談起土地整治,更是喜形于色。
“鳳鳴全域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帶來了美麗蝶變和發展活力。通過對田水路林村等進行全要素協同整治,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品質,形成了省道-環園路、環湖路-田間路的生產及游憩三級路網體系,實現了農村舊貌換新顏,為土地規模化經營和農旅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表椖繉嵤﹩挝辉脐柨h農村土地整治中心負責人說。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