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跨入9月份,距離進入2025年度城鄉居民醫保的集中繳費期(通常為每年的10月上旬—12月31日,具體以各地為準)只剩下短暫的時間了。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4〕38號)。關于醫保的這些新變化,一起來看看吧~
一、這些群體參保就醫更方便
(一)新生兒
推動落實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登記、醫保參保、社會保障卡申領等“出生一件事”集成化辦理,簡化手續,優化流程,促進監護人為新生兒在出生當年參保。
(二)未成年人
特大城市、超大城市要切實落實持居住證參保政策,推動外地戶籍中小學生、學齡前兒童在常住地參加居民醫保。
(三)大學生
鼓勵大學生在學籍地參加居民醫保,落實參保相關政策,抓好大學生參加居民醫保擴面工作。
(四)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
超大城市要取消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基本醫保的戶籍限制,做好在就業地參加職工醫保工作。適應就業形式多樣化,研究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方式。
(五)農村居民
將自愿申請且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結算范圍,推動實時結算。推進村衛生室合理配備國家集采藥品,方便農村居民就近看病就醫,更好推進分級診療。
二、這些群體參保有好消息
(一)職工
支持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用于支付參保人員近親屬參加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及已參保的近親屬在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發生的個人自付醫藥費用。
(二)失業人員
落實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的職工醫保(含生育保險)費政策,并確保與參保職工同等享受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待遇。
(三)困難群眾
對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符合條件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困難群眾參保,按有關規定給予分類資助。
(四)居民醫保連續參保人員、零報銷人員
1.對連續參加居民醫保滿4年的參保人員,之后每連續參保1年,可適當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
2.對當年基金零報銷的居民醫保參保人員,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
3.連續參保激勵和零報銷激勵,原則上每次提高限額均不低于1000元,累計提高總額不超過所在統籌地區大病保險原封頂線的20%。居民發生大病報銷并使用獎勵額度后,前期積累的零報銷激勵額度清零。
三、重新參保后有待遇等待期
自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內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置參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個月;其中,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原則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礎上增加變動待遇等待期1個月,參保人員可通過繳費修復變動待遇等待期,每多繳納1年可減少1個月變動待遇等待期,連續斷繳4年及以上的,修復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變動待遇等待期之和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繳費標準參照當年參保地的個人繳費標準。等待期具體標準由各省份根據自身情況確定。
(一)什么是醫保待遇等待期?
醫保待遇等待期是指參保人員因未按照政策規定及時參保繳費,導致無法立即享受醫保待遇,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享受,這段時間即為醫保待遇等待期。在醫保待遇等待期內發生的醫療費用無法報銷,需要參保人自己承擔。
(二)錯過集中繳費期導致斷繳怎么辦?
參保人員如果由于自身原因,錯過集中繳費期導致斷繳,應在補繳期盡快補繳,減少變動等待期,以降低不能享受醫保待遇的損失。斷繳之后再次參保的人員,連續參保年數重新計算。不連續參保的人員,不僅不能在參保后立即享受報銷待遇,也損失了連續參保的獎勵。
(三)2025年前沒有參保影響嗎?
國家醫保局提醒,2025年前沒有參保的人員不受影響,待遇等待期政策從2024年繳費參加2025年基本醫保起執行。即使以前沒參保,只要從2024年年底起每年都在集中征繳期參加居民醫保,就不會有待遇等待期。如果原來正常參保,但在2024年年底集中征繳期沒有參保繳費,2025年就會有待遇等待期。
四、其他常見問題
(一)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可以給家人用嗎?
針對《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國家醫保局在政策解讀中明確:職工醫保個人賬戶里的錢可以給家里人用,“家庭共濟能參保,幫助老人幫助小”。此次文件的出臺,不僅肯定了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的做法,還進一步優化了原本的個人賬戶共濟政策。一是共濟范圍進一步擴大到近親屬。文件規定,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可以用于本人近親屬繳納居民醫保的費用。其中按照《民法典》規定,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不僅如此,如果這些近親屬是參保人,還可以在報銷醫療費用時,使用關聯的職工醫保參保人的個人賬戶資金。二是共濟地域進一步擴大,今年年底前將力爭實現所有省份省內跨統籌區個人賬戶共濟,明年將加快探索推動跨省個人賬戶共濟。需要說明的是,職工醫保個人賬戶里的錢可以共濟,但是卡(碼)不能共用。
(二)異地就醫時,為什么不能用醫保個人賬戶里的余額呢?
個人賬戶支付權限中,默認參保人異地就醫是不使用個人賬戶支付。需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開通權限,開通后即可使用。
(三)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范圍擴展到近親屬了,就醫購藥應該使用誰的醫保碼(卡)?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就醫購藥都必須使用患者本人的醫保碼(卡)。醫保個人賬戶共濟政策,“共濟”的是職工醫保參保人醫保卡個人賬戶的錢,而非醫保卡本身。簡而言之一句話,“錢可以共濟,卡不能共用”。
特別要指出的是,凡不使用本人醫保卡進行掛號就醫的行為,就屬于“冒名就醫”,輕則暫停醫療費用聯網結算,重則構成違法犯罪。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