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muegw"><tbody id="muegw"></tbody></abbr>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rt id="muegw"><delect id="muegw"></delect></rt>
    <li id="muegw"></li>

    重慶日報: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一碗面、一味藥、一個景區 云陽打造山區庫區強縣富民新樣板

    來源:重慶日報  編輯:陳學容  2024年10月25日 17:02

    ▲2024年9月27日,云陽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址館,游客正在參觀。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今年國慶假期,云陽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址館以獨特的恐龍化石資源,吸引了市內外游客爭相打卡。作為節前才開門迎客的新景點,該館取得了單日游客數量超6000人次,7天累計接待游客逾3萬人次的成績。

    這是云陽建設國際旅游度假區過程中取得的又一新進展。

    一碗面、一味藥、一個景區……日前,記者在云陽縣采訪時了解到,該縣正錨定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先行地這一總體目標,依托山地農業優品區、綠色工業集聚區、國際旅游度假區三大產業支撐,圍繞山水公園智慧城市、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兩大空間承載,加快建設“一地三區兩城”現代化新云陽,打造山區庫區強縣富民新樣板。

    ▲2024年9月27日,云陽縣環湖綠道月光草坪,市民在綠地漫步。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一碗面——

    20萬云陽面工“挑”起全國七成市場份額

    “歷經壓打千百遍,一生只為一碗面。”在位于云陽縣巴陽鎮巴陽村的杠子面傳習所,一副對聯格外醒目。

    ▲2024年9月27日,云陽縣巴陽鎮巴陽村杠子面傳習所,48歲的杠子面傳承人劉益檢查面條。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一碗好的杠子面,要經過300多次反復碾壓。”48歲的杠子面傳承人劉益一邊忙著手里的活,一邊向記者介紹。只見他操起一根碗口粗、1米多長的竹杠子,熟練地將其固定在案桌鐵環上,然后手扶杠子末端、微微踮起雙腳,利用身體的巧勁,對一坨5公斤重的面團進行反復碾壓。

    云陽杠子面發源于巴陽峽兩岸,據考證已有千年歷史。當時,人們用石碾將小麥磨成面粉發成面團,再用竹杠對其反復碾壓上百遍制成面條,故名“杠子面”,其“三醒三壓”的制面工藝一直流傳至今。

    “我的爺爺劉官賢是土生土長的巴陽人,因做得一手細如絲、韌勁足、入口滑糯的杠子面,在當地小有名氣。”盡管從小耳濡目染,但杠子面的制作手藝,自劉益的父輩開始,就面臨失傳的危機,“父輩們掌握這門手藝的就為數不多,到我們這輩人更是鮮有人問津。”

    轉變始于2016年。那一年劉益的外公臨到去世,都對爺爺劉官賢做的那碗杠子面念念不忘。“外公是帶著遺憾走的,我要重拾杠子面的傳統技藝。”于是,他從重慶主城回到云陽巴陽,開始了杠子面傳承人的生涯。

    回到巴陽拜師學藝后,劉益每天早上6點準時起床,準備面粉、蕎麥、雞蛋、清明菜等原料,嚴格遵照“三醒三壓”古法,在和面、醒面、壓面、除皮、切面、晾曬等十道工序中輾轉,“秋冬做20碗杠子面、春夏做40碗杠子面,這是我每天的必修課,這樣才能保證不會手生。”

    在傳承的基礎上,劉益還對杠子面進行改良。

    “杠子面雖然勁道爽滑,但也存在久煮易斷的問題。”劉益發現,在杠子面加入本地清明菜后,得益于膳食纖維的加持,面條更加筋道,還能久煮不斷、久煮不渾湯。劉益說,他將以傳習所為平臺,吸引更多人來學習傳承杠子面傳統技藝,同時通過改良融入更多新元素,將云陽杠子面傳得更廣更遠。

    截至目前,有20萬云陽面工在各地創下了全國70%以上鮮面市場份額,每年產生的現金流超700億元。為進一步推動云陽面食產業高質量發展,該縣正以創建中國·云陽“面食美食地標城市”為契機,全面開展“面食帶美食”行動,通過構建品牌推廣體系、產業發展體系、銷售網絡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推動“面食+”實現全產業鏈千億產值。

    一味藥——

    13萬畝特色中藥材帶來11.7億元經濟效益

    在打造綠色工業集聚區方面,云陽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立足山區庫區特色資源稟賦的生態價值高質量轉化新路子。特色中藥材就是其中一張名片。

    ▲2024年9月27日,位于云陽縣的重慶三峽云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藥品。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該縣清水土家族鄉竹臺村和火埠村聯手打造了60畝淫羊藿高產示范基地,采取“企業+村集體+農戶”的運行模式,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固定分紅、集體資金入股分紅,將總產值按一定比例向流轉土地的村民進行二次分紅,同時提供務工就業機會,建立起牢固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

    “公司對道地藥材有著極大的需求量,我們已摸索出一條‘我育你種我收’的中藥材資源開發生產模式。”重慶三峽云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強告訴記者,作為一家成立32年的云陽本地藥企,公司擁有近20個中藥材品種,并建有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等5條生產線,年產值超2.5億元。他們立足庫區中藥材特色資源,建立了三峽庫區道地特色中藥材種植核心示范基地近5000畝,推廣基地近2.5萬畝,從江口鎮三灣村的天麻種植基地,到清水土家族鄉的淫羊藿種植基地,再到鳳鳴鎮馬軒村的種子種苗繁育基地……這家企業已帶動云陽數十個村的村民和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

    向生態要效益,讓好資源轉化為好產品,云陽已嘗到甜頭。

    比如,在海拔1700多米的云峰山上精耕細作渝峰烏天麻,天麻素含量高達1.64%,是國家標準的6倍以上;15年來精心培育的三峽陽菊,建立起“一株種苗到一杯健康飲品”的標準化體系,有機菊花產品在全國市場占有率超30%;三峽云海藥業按照“藥材買庫區、藥品賣全國”思路,推出多款源自經典名方的暢銷品,核心單品占國內同類產品市場份額超90%……

    數據顯示,通過采取林下立體種植等方式,云陽已發展特色中藥材13萬畝,除了天麻、陳皮、艾葉等品種獲評重慶道地優勢中藥材外,還聯農帶農超17.7萬戶、實現了11.7億元產值。

    一個景區——

    5年后云陽文旅產業增加值占GDP11%以上

    “云陽離萬州不遠,不管是自己開車還是乘坐高鐵,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和恐龍來一場親密接觸。”上周末,萬州市民張濤特地帶上妻兒,來到位于普安鄉的云陽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址館,一睹上億年前恐龍的真容。

    ▲2024年9月27日,云陽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址館,目前化石墻上大大小小的近5000處恐龍化石,涵蓋頭骨、牙齒、椎體、肢骨、腰帶等多個骨骼部位。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今年9月28日,隨著云陽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址館的開館,世界范圍內單體最大的侏羅紀原址化石墻,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科研人員在發掘過程中形成的恐龍化石墻,是世界范圍內單體最大的侏羅紀原址化石墻,被古生物界譽為‘恐龍化石長城’。”云陽縣恐龍世界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志介紹,化石墻長150米,高6米-10米,埋藏深度至少20米,展布面積達1320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目前化石墻上大大小小的近5000處恐龍化石,涵蓋頭骨、牙齒、椎體、肢骨、腰帶等多個骨骼部位,已經確定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劍龍類、基干新鳥臀類五大類恐龍化石。綜合已采集的化石,以相同部位骨骼數量推測,有近百條恐龍集中埋藏在這里,其中既有成年個體,也不乏亞成年個體與幼年個體,反映出一個完整的恐龍群落。

    云陽恐龍動物群橫跨整個中侏羅世,是重慶侏羅紀時期恐龍化石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市目前發現恐龍化石分布最密集的產地之一,兼具時代跨度大、分布范圍廣且密集、恐龍種類豐富多樣等特點,還填補了早-中侏羅世恐龍演化的空白,銜接了恐龍演化過程中缺失的鏈環。截至目前,科研人員已經在云陽發現并命名了普安云陽龍、磨刀溪三峽龍、普賢峨眉龍、元始巴山龍、朐忍渝州龍這5種新屬新種恐龍,這也支撐了云陽恐龍動物群是一個新恐龍動物群的說法。

    為什么云陽會有這么多恐龍化石密集埋藏在一起?

    據世界權威恐龍學家推測,1.8億至1.6億年前,云陽地區為古巴蜀湖邊沿,成群且不同種類的恐龍生活于湖邊,后因一次或多次突發泥石流、大洪水、持續暴雨等災害事件導致大量恐龍死亡。在河流匯入湖泊三角洲地帶時,河水流速減緩,其攜帶的大量恐龍骨骼隨之沉積下來并形成化石。

    “我們將把文旅產業、城市營銷、消費市場與世界地質公園建設深度融合,建立全域全季旅游業態供給體系,持續擦亮區域品牌,加快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云陽縣相關負責人透露,在著力建設國際旅游度假區方面,他們也確定了一個“小目標”——2029年,全縣文旅產業增加值占GDP總量達11%以上。

    長江湯溪河交匯再現“鴛鴦鍋”景觀

    云陽好“村”光丨云陽縣龍洞鎮大麥沱社區

    云陽好“村”光丨云陽縣桑坪鎮塘塆社區

    最美不是下雨天,而是“夏雨荷”!

    云霧輕繞 邂逅水墨幻境

    哇塞!夏雨初歇,云陽“仙氣飄飄”

    ···今日要聞

    ···推薦視頻

    云陽新聞20250915

    ···今日報紙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s

    ···網站專題

    ···廣告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 2008- yunyangw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云陽縣融媒體中心版權所有 渝ICP備15011569號-2
    網絡舉報APP下載 | 電話舉報號碼:12377 | 國家郵箱舉報地址:jubao@china.org.cn | 渝公安網備50023502000148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延安市| 沁水县| 孟州市| 高唐县| 盐池县| 浮梁县| 唐河县| 贵港市| 龙门县| 六盘水市| 遂宁市| 呼玛县| 金沙县| 封丘县| 桦川县| 青川县| 孝义市| 磐石市| 中牟县| 尉氏县| 平利县| 皮山县| 无极县| 呼和浩特市| 资溪县| 奈曼旗| 三原县| 湖南省| 思南县| 永泰县| 杂多县| 宣武区| 济源市| 凤凰县| 西宁市| 延长县| 临漳县| 武清区| 裕民县|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