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二季度,沖刺“雙過半”,奪取“全年勝”!5月6日上午,在人和街道馬家梁片區小江青科城內,一輛輛挖掘機、卡車一字排開,隨著機器聲隆隆響起,正式吹響了云陽2025年第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竣工(投產)的“沖鋒號”。
重點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今年以來,云陽始終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爭資為重”的理念,全力拼經濟抓落實、拼項目爭規劃、拼招商見真章,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地建設、竣工投產,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提供硬核支撐。
據了解,本次集中開工、竣工、投產項目共96個、總投資90億元,涉及基礎設施、城市更新、鄉村振興、醫療教育等6個領域。其中,開工重點項目71個、總投資60億元,包括產業項目51個、生態環保項目12個、民生項目2個、基礎設施項目6個;竣工、投產重點項目25個、總投資30億元,包括產業項目10個,生態環保項目7個,民生項目3個,基礎設施項目5個。
(AI智能科技醫療產業園效果圖)
開工項目中,由吉速利(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總投資12億元的AI智能科技醫療產業園備受矚目。產業園占地小江青科城46畝,規劃建設孵化、研發、生產、配套服務為一體的AI智能科技醫療產業園,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2.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10個,有力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為區域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AI芯片與大數據平臺,深度融合APP,構建起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生態系統。該平臺以大數據物聯網與AI技術為核心,精準覆蓋居家預防、問診、治療等醫療場景,為用戶提供可視化問診、精準健康監測及科學預診服務。”吉速利(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行政負責人張小瓊介紹,目前,公司與多家知名醫療企業共同進行研發和生產,產品已斬獲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涵蓋10項發明專利申請與20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其中15項已成功獲批。
張小瓊坦言,云陽是貫通東西的咽喉要地,更是承接國家戰略的關鍵支點,為公司布局西南、輻射全國提供了絕佳的區位優勢,讓企業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公司將搶抓行業風口,深化產業布局,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全力推進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
(AI智能科技醫療產業園效果圖)
重點項目的建成投產,將推動云陽產業轉型升級,為云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在此次活動中,我縣第一個風電新能源項目一一云陽洞鹿風電項目即將迎來運營階段,正處在最后的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短期內即可實現全容量并網,并網后平均每年可提供清潔電源1.8億度,助力云陽綠色低碳發展。
“項目落地云陽以來,云陽提供全方位服務,為幫助我們解決許多發展中的難題。”談起企業在云發展,云陽縣明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繼龍豎起了大拇指,他介紹,項目歷時3年,在各方密切配合下,辦理了風電項目要求的各項合規性手續、用地用林手續和環水保手續,并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改建、新建了68公里山路以滿足大型風電設備通行需求。
(亮水坪青年人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效果圖)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今年以來,我縣實行“雙周調度”工作機制,聚焦關鍵時間節點,對年度項目節點工作計劃、施工組織計劃進行逐一優化完善,項目調度責任體系進一步優化細化。同時,對標穿透式精細化調度要求,持續迭代前期、開工、續建、完工“四張清單”,對在建項目實現全覆蓋走訪調研,建立完善督查督辦臺賬,派發問題10個,協調解決問題48個,分級分類調度體制機制進一步落實落細。
如今,云陽大抓項目建設的信心愈發篤定,奮力跨越趕超的步伐鏗鏘有力。縣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攻堅200天、突破300億”的階段目標,實施存量項目提速攻堅、增量項目擴面突破“2個行動”,持續優化全周期服務保障機制,全力以赴拼經濟、抓落實,抓項目、擴投資,推動云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 李歆宇 樂陽 劉婷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