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
意大利VISIVA品牌設計工作室董事長
安東蕾拉·茄琪(Antonella Cecchi)
與四川美術學院副教授孫可
中國三峽博物館新銳文創(chuàng)設計師李瑤等
組成的中意文創(chuàng)考察團
深入云陽世界地質公園開展為期四天的采風創(chuàng)作
標志著云陽參與首屆
“‘創(chuàng)’見世界·全球文創(chuàng)大師重慶行活動”正式啟幕
考察團一行走進云陽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
詳細了解“走進云陽”“大地寶藏”
“探秘侏羅紀”“壯美喀斯特”等
六大主題展區(qū)
“館內利用圖文介紹、標本陳列、
電子屏、場景還原等方式,
提供了一個互動性強、信息量大的參觀體驗。”
四川美術學院副教授孫可表示
“自然資源”展區(qū)展示了
云陽的氣候與水文特征
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而場景還原技術則讓更多的群眾
了解云陽世界地質公園
為科普地質教育提供了參考性方案
在云陽恐龍化石遺址館
考察團邊走邊看
近距離感受著
迄今亞洲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墻
安東蕾拉·茄琪(Antonella Cecchi)
俯身觀察磨刀溪三峽龍齒骨化石紋路時驚嘆:
“這些大地肌理是時間的設計杰作,
完全能轉化為設計元素。”
同時
也在恐龍化石遺址館導游的講解下
了解到云陽已先后投入資金
分批對恐龍化石遺址做好發(fā)掘、保護和功能布局
包括圍繞恐龍主題ip
開發(fā)智能仿生恐龍主題、夜游恐龍公園等項目時
她為云陽保護與利用恐龍化石的做法點贊
她說
恐龍化石是地球文明的“地質基因”
保護好這些自然遺產(chǎn)很有必要
喝一碗攔門酒
看一場土家幺妹兒的擺手舞……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
晚上8點
在清水土家族鄉(xiāng)哈格咋廣場
一場非遺盛宴在熊熊篝火中展開
非遺薅草鑼鼓傳承人陳宗文、譚建華
擊打出千年農耕韻律
在“云里土家”舞蹈的翩躚中
考察團們接過土家幺妹敬獻的蜂蜜酒
與50名土家族群眾共跳擺手舞
安東蕾拉·茄琪(Antonella Cecchi)
一邊跳舞一邊感慨:
“這些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習俗藏著跨文化的設計靈感,
我們要讓世界看見土家文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時尚共鳴。”
采風期間
考察團系統(tǒng)梳理了云陽“地質+人文”雙重IP
恐龍化石群的時空震撼
薅草鑼鼓的農耕智慧
土家習俗的傳統(tǒng)文化
均被納入創(chuàng)意素材庫
“我們不是在簡單提取元素,
而是在解構重生文化DNA。”
安東蕾拉·茄琪(Antonella Cecchi)表示。
記者 譚啟云 向鵬城 熊堂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