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縣上榜
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并位列全國第1位
6月27日,第七屆全國縣域旅游研究成果發布系列活動在浙江諸暨舉行。活動中,全國縣域旅游研究課題組與華夏佰強旅游咨詢中心聯合發布《全國縣域旅游研究報告2025》?!?025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名單同步出爐,云陽入選,位列全國第1位。這不僅是對云陽旅游資源的高度認可,更是對其持續創新、發展旅游事業的有力褒獎。
天賦異稟 天生云陽
云陽,坐落于長江之畔、三峽庫區腹心,憑借 “四時多云、山水之陽” 得名,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張飛廟承載著千年忠義文化,歷經歲月洗禮,古韻悠長;龍缸國家地質公園鬼斧神工,“天下第一缸” 龍缸天坑深達335米,缸壁近90度垂直,驚險壯觀,周邊配套的懸崖秋千、云端廊橋等項目,讓游客在挑戰心跳的同時,領略大自然的雄渾氣魄;岐山草原廣袤無垠,風吹草動,盡顯遼闊之美。
普安世界級恐龍化石群更是震撼世人,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侏羅紀原址化石墻,長達150米、高6米,5000余塊化石層層疊疊,記錄著1.7億年前恐龍的生命密碼,出土的普安云陽龍、磨刀溪三峽龍等新屬種恐龍,讓云陽成為探秘遠古生物的絕佳之地。
再加上蜿蜒的環湖綠道、獨特的三峽梯城,“天生云陽 世界龍鄉” 的美譽實至名歸。
世界認證 地質瑰寶
今年 4 月,云陽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并于6月“領證”,這無疑是對云陽旅游資源價值的高度認可。
作為重慶首個世界地質公園,云陽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1124.05平方公里,侏羅紀恐龍化石群和龍缸天坑兩大世界級地質奇觀交相輝映。
恐龍化石群時代跨度大、分布范圍廣且密集、化石類型豐富,長達18.2公里的 “世界恐龍化石長城” 填補了世界恐龍演化序列空白;龍缸天坑不僅擁有險峻的外觀,其完整保存的刀砍紋構造、遺跡化石群,以及周邊的龍洞、石筍峽、清水湖等地表與地下巖溶地貌景觀,使其成為科學界研究喀斯特地貌演化的天然實驗室。
全域發力 玩轉四季
依托世界地質公園這張 “世界級名片”,積極構建 “恐龍 +” 產業生態,全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以恐龍IP為核心,科普研學、主題酒店、文創衍生等多元業態蓬勃興起。
巧妙串聯恐龍地質公園、龍缸景區、張飛廟等多個景區,精心推出 “龍環線”。這條國際旅游精品線路,不僅凸顯了云陽地質公園自然和人文的獨特主題,還整合了兩大核心資源以及 “云陽八絕” 特色資源,沿線涵蓋地質科考、天文觀測、漂流探險、滑雪嬉戲等豐富旅游業態,無論何時前來,游客都能暢享一場從天上到地下、從水中到陸地的全年無休旅游盛宴。
此外,云陽積極拓展旅游合作版圖,將恐龍元素與文旅體商深度融合,攜手川渝鄂60余個景區推出跨省旅游線路。通過舉辦 “環三峽自行車賽”“沙灘運動季”“山水鐵人多項賽” 等大型賽事,成功融入 “大三峽?大巴山” 旅游聯盟,實現了客源互送、資源共享,旅游市場活力四射。
破圈振興 文化賦能
云陽不僅在自然景觀和旅游項目開發上成績卓著,在文化破圈與文旅助力鄉村振興融合方面同樣成果豐碩。
推出《云陽先生養龍記》科幻小說,攜手央視動漫集團創作云陽恐龍元素動畫片《大頭帶你看中國》,全市首個恐龍IP“龍寶”“乖妹” 亮相國慶檔動畫電影《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6》,一系列創新舉措讓云陽恐龍文化成功破圈,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廣泛關注與熱議,吸引了大量年輕群體的目光。
隨著云陽世界地質公園 “龍環線” 的推出,黎明古村、五指印江田園綜合體、長灘河漂流等32個精品鄉村旅游景點相繼涌現,鄉鎮特色美食蔈草牛腳腳、霉皮子、清水魚、麥子粑及牛肉干、三峽陽菊、龍缸云霧茶等特產借勢熱銷,拓寬了增收渠道,5.4萬名鄉村群眾吃上了 “旅游飯”,文旅融合為鄉村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讓鄉鎮人民切實共享到旅游發展帶來的紅利。
云陽,正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誘人的美食佳肴和不斷創新的旅游發展模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尋。本次榮登 “2025 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榜首,是榮譽,更是新的起點。未來,云陽將繼續砥礪前行,不斷挖掘旅游資源潛力,提升旅游服務品質,為游客帶來更多精彩的旅游體驗,書寫更加輝煌的旅游篇章!
來云陽,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探尋億年龍跡,攬盡三峽勝景,品味人間至味,感受 “天生云陽” 的獨特魅力!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