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賀元河)7月19日至20日,一場以“蒙渝同心 共赴青春”為主題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少年交流活動在我縣成功舉辦。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99名各族青少年跨越山海,來到云陽,通過實地探訪、沉浸體驗,與當地文化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共同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的青春樂章。
研學首日,內蒙古學子們走進云陽地質公園博物館。面對龐大的恐龍化石和生動的喀斯特地貌模型,驚嘆聲此起彼伏。來自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趙紫涵興奮地說:“太震撼了!之前在課本上看到恐龍化石,遠不如親眼所見來得真實。我們內蒙古有遼闊的草原和沙漠,云陽有雄偉的三峽和神奇的地質,這趟旅程讓我真切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壯麗多彩。”
帶著對地質奇觀的新奇感,大家還興致勃勃地觀摩并動手體驗云陽面的制作工藝。從了解“三堿三鹽”的科學配比,到親手嘗試盤條、開條等核心工序,草原少年們沉浸其中。
研學第二天,青少年們探訪了長江之濱的“文藻勝地”——張飛廟。飛檐斗拱的古建筑群、歷經滄桑的碑刻題記、琳瑯滿目的書畫珍品,無聲訴說著三國“忠義”精神與厚重的中華文脈。講解員引導大家思考張飛精神中蘊含的團結、誠信、擔當等品質,如何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要義高度契合,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中,深化對“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理解。
團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選擇張飛廟作為重要一站,不僅是看風景古跡,更重要的是挖掘其中蘊含的精神價值。“忠義”精神所倡導的家國情懷、信義擔當,是中華民族共同珍視的美德。通過這種文化浸潤,希望草原的孩子們能直觀感受到,祖國南北共享著同樣的精神家園和價值追求。
據悉,本次活動由共青團重慶市委、內蒙古自治區團委、重慶市民族宗教委、內蒙古自治區民委、重慶紅巖革命歷史文化中心指導,共青團云陽縣委、云陽縣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辦,云陽縣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及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部署,促進蒙渝兩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今年暑期,兩地將分批次互派青少年參觀學習。在內蒙古期間,重慶青少年將走進烏蘭察布、鄂爾多斯等地,深入達茂旗詩畫草原、火山地質公園、沙漠等自然地理空間,參與民族團結主題課、非遺互動等活動。抵達重慶的內蒙古青少年將體驗渝西環線的“非遺匠心·巴渝文化傳承之旅”、渝東北環線的“三峽平湖·詩城文化之旅”、渝東環線的“喀斯特生態·民族風情之旅”和渝東南環線的“立體山城·隱逸文化之旅”。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