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通訊員 鄧淋 江琦琦)近日,走進農壩鎮水竹村藥木瓜種植基地,連片的木瓜樹郁郁蔥蔥,金黃飽滿的藥木瓜掛滿枝頭。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忙著采摘、分揀、裝車……這不僅是水竹村藥木瓜種植的第五個豐收年,更是農壩鎮助力打造山地農業優品區,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生動縮影。
村民們背著背簍穿梭其間,指尖輕輕一擰,果子便落進筐里,“這果子金貴,得輕拿輕放,它是一味上好的藥材,渾身都是寶呢!”正在采摘的劉大哥放下剛摘的一個碩大的藥木瓜,細細說道:“藥木瓜性溫、味酸、歸肝、脾經,主要功效是舒筋活絡和胃化濕。藥木瓜對常見的關節僵硬、活動不便,以及肩頸酸痛,都有一定的調理作用。”
據該基地負責人方正云介紹,這500多畝藥木瓜種植園從試種到現如今規模,已走過了五個年頭,預計今年產量可達5萬余斤。“前幾年主要在摸索技術、培育樹形,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和縣農業農村委專家多次來到地頭給我們提供種植技術指導,解答種植中遇到的難題。去年以來,鎮政府還向上級部門申請培訓名額,后期管護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方正云算了一筆賬,除了果實銷售的收益,基地常年帶動周邊30余名留守婦女和老人穩定務工,實現年人均增收萬余元,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萬余元,真正讓農村土地“生金”、讓全村村民“得利”。
據悉,該鎮黨委、政府近年來始終立足資源稟賦和高海拔地理優勢,把發展中藥材特色農業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積極引導群眾調整種植結構,既破解了傳統種植效益不高的難題,又為村民搭建了家門口就業的平臺。
“從技術培訓到市場對接,我們全程跟進服務,讓群眾看到發展特色產業,能獲得實實在在的效益。”該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現如今,隨著水竹村藥木瓜產業不斷壯大,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帶動了更多村民參與種植,全鎮將進一步擴建中藥材加工廠,形成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讓村民們的收入也隨之穩步增長。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