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王月園 實習生 黃靜婷)夏季蚊媒傳染病高發,防蚊產品持續熱銷。普通市民如何科學選購?來看專家的建議。
據介紹,常用的化學合成驅蚊劑包括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和擬除蟲菊酯類。其中,避蚊胺是廣譜驅蚊劑,對伊蚊、庫蚊和按蚊均有效,可提供2到8個小時的保護,普遍用于蚊媒病防控;派卡瑞丁效果接近避蚊胺,成分更溫和,比較適合兒童和敏感肌膚;驅蚊酯時效較短,但安全性更高,多用于嬰幼兒驅蚊產品;擬除蟲菊酯則是推薦用于室內滯留噴灑的主要殺蟲劑。市民可按照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驅蚊產品。
縣人民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陳露介紹,0-2個月的嬰兒是禁止使用任何驅蚊產品的,無論是化學還是植物源的都不建議使用,主要就是通過物理防護,比如說蚊帳、紗窗。2個月到2歲的孩子,市場上銷售的含驅蚊酯的驅蚊產品都可以使用,其次可以用派卡瑞丁,濃度在10%以內。”
不少網友熱衷于用薄荷、五月艾、迷迭香、香茅等植物方式驅蚊,專家介紹,這些植物確實具有良好的驅避性和殺蚊活性,可以通過懸掛或制作成精油的方式使用,但保護時間只有1到2個小時,并且在比較小的范圍之內能夠起作用。
陳露表示,其實任何一款驅蚊產品都有它的防護時間,哪怕最好的避蚊胺,濃度5%防護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建議穿著淺色的長袖衣褲,并定時補噴驅蚊產品,以有效預防蚊蟲叮咬。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