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
正值蚊蟲繁殖的高峰時期
基孔肯雅熱、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
也悄然進入高發階段
小區,作為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區域
是否存在蚊蟲隱患?
居民該如何科學防范?
小編這就為大家答疑解惑
“王大爺,您家綠蘿托盤里的積水得趕緊倒掉,
這可是蚊子產卵的‘寶地’!”
在青龍街道白鶴社區居民王大爺家中
志愿者蹲在盆栽旁
指著托盤內的積水提醒道
原來,王大爺家中的幾盆綠蘿
因托盤積水未及時清理
成了蚊蟲滋生的隱蔽角落
王大爺聽后恍然大悟
“怪不得平時家里蚊子這么多,原來是這兒出了問題!”
他當即倒掉積水,并表示以后會定期檢查
與此同時
社區還安排專業人員
對綠化帶、排水系統等蚊蟲極易孳生的區域
進行精準藥物噴灑,從源頭上遏制蚊蟲滋生
盡管社區和居民都在積極行動
小區內仍存在不少容易被忽視的蚊蟲隱患區域
疾控專家介紹
在室內環境中
飲水缸、儲水池、花瓶、花盆等功能性積水容器
以及閑置的瓶、罐、缸等
都可能成為蚊蟲繁殖的溫床
此外,竹筒、樹洞、汽車輪胎、樓房反梁、雨水溝
及地下室集水井等區域
因長期積水或排水不暢
也為蚊蟲提供了理想的孳生環境
而在外環境及公園等公共區域
同樣存在諸多隱患
綠化帶內的塑料薄膜
廢棄易拉罐、飯盒、塑料杯等積水容器
還有市政管網的管井、竹筒、樹洞等
都容易滋生蚊蟲
針對小區存在的這些蚊蟲隱患
縣疾控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科工作人員王偉仁
給出了專業建議
預防登革熱,滅蚊是關鍵。因為無積水就無蚊蟲,無蚊蟲就無登革熱以及基孔肯雅熱。目前,我們要重點開展清理行動,清除公共區域的積水,只有從源頭上消除蚊蟲的孳生環境,才能有效預防蚊媒傳染病的發生。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