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陳慧)金秋豐收季,渠馬鎮千畝黑皮花生不僅迎來田間地頭的采摘忙,更在云端直播間掀起銷售熱潮。近年來,該鎮積極推動數字鄉村建設,通過培育本土主播、發力電商直播,讓農特產品搭上“網絡快車”,走出了一條“線上+線下”雙軌并行、助農增收的新路徑。
“家人們看過來!這就是我們渠馬的黑皮花生,剛從地里拔出來的,顆顆飽滿,剝開殼里面的果仁又香又糯,不管是生吃還是煮著吃都特別好吃!”在白銀村的黑花生種植基地里,主播葉紅梅正手持剛采收的花生,對著鏡頭熱情介紹。鏡頭里,金黃的土地上,農戶們忙著拔株、抖土、裝筐,豐收的場景充滿感染力。
“通過前期的視頻預熱,加上現在每天在田間地頭開展的兩小時左右直播,我們每天能賣出300多單渠馬黑花生。”云陽縣直播電商黨支部書記葉紅梅笑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每單平均7斤左右計算,農戶每天能通過直播賣出2000多斤花生,按市場價格折算,單日銷售額可達3萬多元。“以前農戶擔心花生賣不出去、賣不上價,現在有了直播,花生剛從地里收上來,就能直接賣到消費者手里,不僅減少了中間環節,還能賣出好價錢。”
渠馬鎮的直播帶貨熱潮,并非偶然。作為市級數字鄉村重點鎮之一,近年來,渠馬鎮一直致力于打通農特產品“線上出村”的通道。“我們鎮的農特產品,除了傳統線下渠道,早已布局線上銷售。”渠馬鎮宣統委員陳丹丹介紹,通過政策扶持、資源整合,鎮里累計培育電商主播100余人,發展電商市場主體40余家,僅近幾年就帶動農特產品銷售超過1.5億元。“從‘酒香不怕巷子深’到‘好貨要靠直播推’,我們希望用數字技術為農產品插上‘翅膀’,讓更多人知道渠馬的好產品。”
眼下,渠馬鎮對電商發展的規劃也更加清晰。“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村播學院和直播基地的功能,同時引進先進的直播教學力量,加大對本土網紅的培訓力度。” 陳丹丹表示,未來不僅要讓黑花生通過直播“出圈”,還要帶動更多農特產品走向全國,讓直播電商成為推動本地產業發展、促進農戶增收的重要引擎,真正實現“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如今,在渠馬鎮,“田間直播間”已成常態,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當黑皮花生遇上直播電商,不僅讓豐收的喜悅跨越了地域,更讓鄉村發展有了新活力、農戶增收有了新路徑。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