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陳慧)眼下正值花生成熟采收的旺季,在渠馬鎮白銀村的黑皮花生種植基地里,連片的花生田郁郁蔥蔥,農戶們彎腰拔株、抖土摘果,指尖翻飛間,飽滿油亮的黑皮花生不斷落入竹籃,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你看這花生,顆粒多飽滿,黑皮里的果仁又香又脆!”在自家的花生地里,農戶陳光友手里攥著剛拔出來的花生植株,臉上滿是笑意。他告訴記者,如今自家種了十二三畝黑皮花生,除了土地產出的收益,加上務工收入和相關補貼,一年下來能有五六千塊錢進賬。“今年氣候好,花生收成比往年還好,看著這一筐筐的花生,心里踏實得很!”陳光友的話語里,滿是豐收的喜悅與對生活的期待。
農戶的好日子,離不開合作社的帶動。“渠馬鎮黑皮花生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至今已經有十幾年的種植經驗了。”渠馬鎮白銀村黨支部書記葉永清介紹,多年來,合作社一直堅持“合作社 + 基地 + 農戶”的種植模式,通過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銷售,讓農戶打消了“種不好、賣不出”的顧慮,放心跟著干。
據葉永清透露,目前合作社每年穩定種植黑皮花生1200畝,總產量可達160噸左右,按每斤18元至20元的市場價格計算,總產值約480萬元,較去年略有增長。“我們的黑皮花生因為口感好、營養豐富,很受市場歡迎,現在已經銷往全國多個省市,形成了穩定的銷售渠道。”葉永清說,這種特色種植不僅讓土地“生金”,更讓越來越多的農戶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如今,在渠馬鎮的田間地頭,黑皮花生已從“小眾作物”變成了“致富寶貝”。下一步,合作社還將繼續優化種植技術、拓展銷售平臺,讓黑皮花生的產業鏈更長、農戶的“錢袋子”更鼓,讓特色種植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活力。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