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出來 “動”起來 打造云陽旅游發展升級版" />
重慶日報訊 各區縣匠心打造的“雙曬”作品,深度挖掘巴渝大地的文旅資源,有理念、有深度、有情懷、有溫度,是“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生動注腳和完美演繹,極大地增強了巴渝兒女的文化自信,廣泛凝聚起了重慶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
天生云陽,精彩講述。作為“雙曬”的首推區縣,云陽高度重視、深挖細琢,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以“萬里長江·天生云陽”為主題,從時空、地點上濃縮了云陽億萬年來的厚重人文風韻、多彩風土人情和秀美自然風光,全方位展示“四時多云、山水之陽”的顏值與氣質,掀起了137萬云陽兒女點贊家鄉、熱愛家鄉、宣傳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潮。據統計,云陽三件作品全網閱讀量、點贊量超過3200萬次,“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轉載、傳播30萬余次,新華網、人民網等60余家媒體參與轉載推送。央視二套財經頻道《生財有道》欄目專門播出《文旅經濟看中國——書記說文旅(云陽篇)》。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362.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5%、20.2%,勢頭喜人。
下一步,云陽將緊扣“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目標定位和“行千里·致廣大”價值定位,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做好做足“雙曬”的后半篇文章,推動旅游從觀光游向康養游、體驗游轉變,從景點景區游向全域游轉變,從單一產業向綜合產業升級,從傳統業態向現代業態升級,打造云陽旅游發展升級版。
做綠水青山的守護者,讓“景區美”與“全域美”共生
按照“景區景點、全域全季”發展思路,用好生態和人文兩個寶貝,持續擦靚“天下龍缸”“千年張飛廟”“三峽梯城”“普安世界級侏羅紀恐龍公園”4張名片,唱響“春賞花、夏納涼、秋采果、冬滑雪”鄉村旅游四季歌,讓景區、城市、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不斷深化與庫區區縣聯動發展,共同打造“三峽牌”,努力讓“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千年美景煥發新風采、展現新魅力。
做人文精神的傳承者,讓“外在美”與“內在美”共修
圍繞“一步一景、步移景新”,精雕登云梯、三峽文物園、磐石城、龍脊嶺公園、環湖綠道等“梯城八景”,豐富三峽梯城景區內涵。深挖鹽文化、三國文化、移民文化、龍文化等,策劃“三峽龍文化旅游節”等文旅活動,講好云陽故事。加快完成十大古宗祠、十大古村落、十大古建筑等“三個十”文物修繕工程,讓文化“活”起來。持續強化文體營銷,辦好世界低空跳傘大賽、全國摩托車城市登梯競技賽、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等大型文旅賽事,叫響云陽品牌。
做金山銀山的踐行者,讓“生態美”與“生活美”共存
立足豐富的農業資源,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做大做強“天生云陽”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讓農產品走得遠、賣得好。圍繞“食品藥品用品、養老養身養心”六大主題,高質量打造特色商業街、步行街,推出桃片糕、牛肉干等一批獨具云陽記憶符號的特色旅游產品,發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戶外露營等康體養生產品,完善升級“云陽文化研學游”線路,讓四方游客在云陽慢下來、閑下來、玩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