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李充 鄧磊)10月15日,按照縣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安排,云陽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工作推進現場會召開。會議以視頻會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在后葉鎮,分會場設在縣政府八樓會議室、各鄉鎮街道視頻會議室。會議主要目的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學先進、找差距、抓落實,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走深走實。
會前,參會人員用一天半時間,深入19個深度貧困村調研脫貧攻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通過曬一曬、比一比、看一看,拓寬大家發展思路,學習好的經驗做法,檢視和精準解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存在問題,以主題教育實際成效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
在后葉鎮,大家來到深度貧困村吉慶村的油橄欖和核桃種植園、水產養殖基地、文家大院等地,觀摩學習“幸福吉慶”經驗。近年來,該村抓住產業富民核心,通過“三變”改革,吸引人才創業、實施“三權分置”、建園招商、多形式配股等方式,布局多種特色產業,盤活資產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目前,該村發展產業2500畝,土地撂荒率由三年前超過60%下降到不足15%;“干堅果+中藥材+特色水產”為主導的“一帶十園”已具雛形,產業格局基本形成;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5.8萬元,今年預計收入70萬元;村集體總收入的10%作滾動發展,30%作體制補貼,60%用于民生事業;村干部年收入最高達7萬元,利用村集體收入實施80歲以上老人和特困群體“蛋奶工程”、門診醫療小額救助、“最后的關懷”、10戶以上院落環境改善、院落自治補貼等多項民生工程,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與日俱增。
![]() |
![]() |
會上,縣委書記張學鋒圍繞“六個聚焦”,對全縣下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作了部署,強調全縣上下務必保持定力,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眾志成城、苦干實干,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發展。
一是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把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作為脫貧攻堅的“牛鼻子”。持續檢視問題,突出問題排查,重點關注“9類重點對象”,精準掌握問題點。抓好整改落實,邊排查邊整改,缺啥補啥、限期解決;落實增收措施,幫助收入不達標和邊緣戶增加收入;跟蹤落實到人到戶政策,筑牢“三保障”底線。鞏固整改成效,建立信息共享和動態監測機制,確保政策精準落實。
二是聚焦深度貧困,把攻克深度貧困鎮村作為脫貧攻堅的“硬任務”。學先進、找差距,堅持好的做法,認真檢視差距,爭取更好成效。抓重點、補短板,把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作為各貧困鎮村重點任務。提質量、出成果,加強督促指導,落實幫扶責任,統籌謀劃、一體推動“八大提升行動”,實現示范引領有突破、創新發展出經驗,交上一份高質量脫貧答卷。
三是聚焦產業發展,把培育主導產業作為群眾增收、產業振興的“主抓手”。大力抓好主導產業培育,縣、鄉、村三級都要有1—2個帶動性強、覆蓋面廣、與群眾利益聯系緊密產業。大力推進“三化一服務”建設,提升農業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程度和技術服務水平;培育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用“以大帶小”引領帶動主導產業集群發展;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高度重視品牌效應,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培育專業化隊伍,構建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大力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激活主體要素和市場,注重涉及產業與群眾利益聯結,真正讓群眾嵌在產業鏈上。
四是聚焦基層黨建,把建強黨組織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總引擎”。抓好基層組織建設,配齊配強村級班子;扎實開展軟弱渙散村社黨組織走訪摸排,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加大村級后備力量儲備力度,讓事業“后繼有人”。堅定不移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鞏固基層政權、穩定村干部基礎。切實履行鄉鎮黨委抓村級黨建主體責任,督促指導村級帶頭人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履職盡責、干出成績。
五是聚焦資金監管,把提高資金績效作為檢驗扶貧效益的“試金石”。完善資金管理,強化資金監管。抓住關鍵環節,做深做實“以案四改”。精準策劃、規范管理項目,確保資金使用更有效。樹立績效導向,鼓勵探索多種改革模式,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吸引更多金融和社會資本參與產業發展。建立績效管理機制,提高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效益。
六是聚焦鄉風文明,把整治人居環境和“無事酒”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要在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上見實效,全面檢視、整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抓好“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項任務,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讓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可持續。要在整治“無事酒”上讓群眾有獲得感,狠剎歪風邪氣,制定規則標準,將不辦“無事酒”寫入村規民約嚴格執行;加強教育宣傳引導,引導群眾自覺摒棄陋習。
![]() |
![]() |
縣委副書記、縣長覃昌德主持會議,就工作落實提出要求。他指出,此次會議的召開,對推進全縣鄉村振興等各項事業具有標志性和劃時代意義,云陽今后發展需要實現“三個轉變”。要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發揮已投資最大作用,充分激活市場力量。要從硬件建設向制度探索轉變,下真功夫探索有效機制,充分發揮硬件設施可持續效益。要從單點突破向合力推進轉變,充分激發市場、村支“兩委”及村集體經濟領辦人、農民群眾、改革探索四種力量,全面推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
一要扎實抓好脫貧攻堅。重點抓好“10件事”:實現“三無”、圓滿完成今年減貧任務、促進貧困戶持續增收、推進各類問題整改、開展好“干群一家親”、加快項目建設和提高資金撥付率、抓好小額扶貧信貸、壓實主體責任、做好年度考核準備、堅決防止思想松懈滑坡。
二要扎實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干凈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近者悅遠者來”是總體目標。大力實施城市提升行動;切實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多措并舉強化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因地制宜推動村容村貌提升。
三要扎實開展萬人百億返鄉創業行動計劃。圍繞促進農民增收開展工作,不斷提升農民群眾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三年之內,全縣所有村都要打造2個以上(單體500畝以上)產業園。
四要扎實開展“產業興旺、春秋攻堅”行動。每個季度確定1-2個主題,破解產業發展難題。全縣每個村的產業要“看起有形象、聽起有道理、講起有口碑、算起有數據”;每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三年翻一番,大幅降低勞務收入占比。
五要扎實抓好地方經濟發展思路謀劃。結合主題教育調研,撰寫高質量調研報告,想清楚未來干什么。抓好年度財政收支調度、明年及未來十五年的謀劃,當期可調度,長遠可持續。
六要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牢固樹立安全發展意識,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強化隱患排查,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絕不能以任何理由拖欠農民工工資。
縣委副書記丁笙洺對全縣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情況作了點評,傳達了全市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議精神。
高陽、平安、大陽、上壩等17個深度貧困村所在鄉鎮黨委主要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
趙勇、羅啟輝、劉曉云、李學義、楊志奇、曾郴、宋妮妮等縣“四大家”全體在家領導在主會場或分會場出席會議,參加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