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muegw"><tbody id="muegw"></tbody></abbr>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rt id="muegw"><delect id="muegw"></delect></rt>
    <li id="muegw"></li>

    近日,記者來到渠馬鎮,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橙子掛滿枝頭,沁透心脾的清香彌漫山間。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采摘、分揀、包裝、外運……眼下時節,正是中熟橙子上市期,果農們忙著采收柑橘,到處是一派豐收景象。

    三峽好橙在云陽,云陽好橙在渠馬。近年來,渠馬鎮通過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著力產業培育,如今萬畝柑橘已成為該鎮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和脫貧致富金果。

    從扶到放:著力動力變革,破解種管難題

    渠馬鎮位于長江支流澎溪河中游,海拔在150米至848米之間,境內資源豐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氣候宜人,為柑橘等經果林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條件。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產業。這些年,云陽抓住長江綠化柑橘帶發展機遇,全力推進柑橘產業發展。作為渠馬鎮,搭上了縣里產業發展順風車,萬畝柑橘在精心培育中漸漸“長大”。

    但是,渠馬鎮的柑橘產業發展到了新的階段,也遇到了不少‘攔路虎’,尤其是種管環節,存在果農內生動力不足、產業組織化程度低兩大難題。

    “村里年輕人基本外出打工,管護不到位,一棵果樹長蟲生病,就‘株連九族’,禍及全鎮柑橘。”該鎮黨委書記張路說,發展初期,政府采取“保姆式”服務,統育統防統管,產業有了規模,量也做大了,品牌也有了,但現在,柑橘開始大面積投產,管護難度加大,已嚴重制約柑橘產業“長高長胖”。

    路該怎么走?該鎮的做法是:打造美麗鄉村,實現產業興旺,用動力變革破局!

    去年來,渠馬鎮在破解柑橘管護難方面,主要舉措是用好產業發展政策,引進企業,成立專業合作社,打造產業基地,由“扶”到“放”,注重創新,激發市場主體內生動力。

    “培育柑橘產業,就跟養孩子一個道理,不能老含在嘴里,到一定時期,該放手時要放手。至于走什么樣的路,市場說了算。”該鎮鎮長彭志平說,現在,為有效管護柑橘,鎮里不再實行統一管理模式,而是采取了三種“放”的方式。對柑橘管護,有勞動力的農戶,主要實行自管,龍頭企業帶動,專業合作社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無勞動力無技術的農戶,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簽約,實行統管,雙方約定效益分成;舉家外出的農戶,實行代管,代管金從產業效益里扣除。這樣,既激發了市場主體內生動力,又提升了產業組織化程度,振興了柑橘產業。

    示范帶動:著力質量變革,甜橙不愁銷

    在天嶺村,記者看到,來自重慶主城、江西贛南一帶的客商正在將一車車“天嶺紅”甜橙從示范園運出山外。

    “天嶺紅”為啥如此“紅”?“口感好,甜度高,水分適中,肉質細嫩,果形漂亮。”天嶺村柑橘專業合作社成員吳奇兵認為,“天嶺紅”今年之所以走俏市場,關鍵在于果子“上了檔次”、“拿得出手”,產品生態綠色,適合“大眾口味”,用客商的話說,哪里有“高大上”果子, 哪里的果子就不愁銷。

    天嶺村現有村民470多戶,目前已栽植柑橘1850畝,幾乎家家戶戶種有柑橘。現在,隨著“天嶺紅”甜橙的走俏,也讓村民逐漸嘗到了“金果果”的“甜蜜味道”。

    “去年,專業合作社采取承包方式,承包了100多家農戶的100畝柑橘,集中打造了柑橘示范園。”吳奇兵說,專業合作社種植農戶1畝柑橘,每年每畝支付1578元承包費。

    “采取‘專業合作社+示范園+農戶’模式,果園管理就能夠做到精細化,定期除草、施肥、松土,柑橘的品質、產量、效益就得到了提升,專業合作社、客商、農戶實現了合作共贏和收益最大化。”吳奇兵說,專業合作社產出的柑橘跟以前農戶“松散種植”的柑橘相比,不但果形好看、大小均勻、色澤鮮亮、皮薄肉厚,而且在甜度上提高不少,平均畝產量至少增收800斤,每畝增值至少1600元。

    “以前,農戶自行管理,比較粗放,果子質量、產量、銷售都存在問題,果俏果賤都傷農。”吳奇兵說,現在不一樣,果子有了身價,暢銷了,農戶除了有穩定的承包費用收入外,還有務工收入,僅2017年,專業合作社支出務工費用就達50多萬元。

    “散戶跟著大戶‘跑’,避免了各自為陣,調動了積極性,降低了市場風險。”天嶺村二組的陳中生受益于示范帶動,嘗到了甜頭。

    兩年前,陳中生家3畝多柑橘陸續投產。于是,在外打工的陳中生選擇了回鄉發展。“今年的價格跟去年差不多,但至少可賣3萬元,收入比去年翻一番。”陳中生說,專業合作社領頭,技術人員定期指導服務,散戶的果子產量、質量都有保證,收益增長理所當然。

    電商發力:著力效率變革,身價提高幾倍

    在互聯網時代,云陽電商可謂風生水起。但作為“笨重貨”的柑橘,是否能在互聯網上“跑得快”,并能分享到虛擬經濟“一杯羹”?

    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走微商、電商銷售渠道,我家前一個多月已賣甜橙400多件共計4000多斤,保守一點,至少掙了2萬元。”兩年前,天嶺村的周永春還是貧困戶,但今年,老周通過電商賣柑橘發了財,走上了致富路,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說話有底氣,做事干勁足。

    “一件10斤重的橙子,通過包裝,走線上銷售渠道,最低賣60元,最高賣80元。”老周掏出手機,翻出賬單,當著大家的面,曬出他的朋友圈、客戶群。

    “女兒在外地邊打工邊接單,我在家里就負責找貨源,錢到賬上,立即發貨。”周永春說,客商到村上拉柑橘,每斤批發價1.5元至2元,而走電商渠道,每斤柑橘賣上了6元至8元,價格比線下銷售提高好幾倍,電商不愧是“致富神器”!

    電商開啟致富路,甜橙奏響果林曲。“只要是‘好東西’,就會有市場!”據介紹,該鎮積極探索線上銷售模式,暢通銷售渠道,提高柑橘“身份”。截至目前,該鎮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柑橘已有120多噸,按每斤6元計算,銷售收入達144萬元,比線下銷售多增收96萬元。

    (記者 李充 通訊員 周紅旗)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陽網 版權所有  主辦:云陽縣委宣傳部  承辦:云陽報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山| 洪洞县| 张家港市| 赤水市| 抚顺县| 杭州市| 墨脱县| 克什克腾旗| 镇坪县| 兴安盟| 加查县| 阿荣旗| 冕宁县| 濉溪县| 南康市| 丰台区| 松潘县| 吉木乃县| 淳化县| 汤阴县| 尉氏县| 万荣县| 桂阳县| 华池县| 平果县| 海晏县| 周至县| 张家川| 确山县| 舒兰市| 怀仁县| 松滋市| 武城县| 象州县| 安庆市| 综艺| 家居| 简阳市| 道真| 千阳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