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muegw"><tbody id="muegw"></tbody></abbr>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rt id="muegw"><delect id="muegw"></delect></rt>
    <li id="muegw"></li>

    位于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云陽,雖萬里長江穿境而過,但由于受地形條件、資源分布等因素制約,吃水難一直以來都是困擾當地不少老百姓的“撓心事兒”。

    水安則民安,水興則民富。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云陽著力實施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聚焦“建成水量充足、水質優良、水價合理、管理有序的農村飲水保障體系”目標,加強供水工程建設和運行管護,抓實抓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一根根管道、一口口水池、一座座水廠把清冽甘甜的水送到千家萬戶,老百姓的生活越過越舒坦。

    “沒想到活了大半輩子,還能吃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6月11日,泥溪鎮長柏村村民張邦平坐在家門口,談起近年來家里生活的新變化,一臉興奮。尤其是說到吃水,作為已脫貧戶,張邦平更來勁了:“現在屋后山上修了水池,吃水、洗澡可方便了。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嘩嘩嘩地就流出來啦!”幾年前,因為身患殘疾、行動不便,還是貧困戶的張邦平為吃水,生過許多愁。“以前,我們這院子的人口多,天干久了,大家都沒有水吃,只能挑著水桶下山找水吃。”老張回憶起過去,深深嘆了一口氣,“居住在偏遠農村,大山就像漏斗,根本蓄不住水,吃水難啦!”

    “下雨滿坡流,天晴渴死牛。”“洗個澡當過年,身發摳還發癢。”這些順口溜道出了當地因受干旱、地形地貌、水資源分布等影響而導致的缺水程度和水質之劣。

    張邦平說,吃上干凈清潔的自來水對于城里人來說,不足為奇,但對于像他一樣生活在山區農村人來說,以前卻是一個奢望。

    如何讓夢想變為現實,讓更多生活在缺水地方的群眾都逐步享受到優質水源?

    據悉,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縣水務局根據縣上的要求,對照飲水脫貧四項指標,全面落實領導包片、科室包鄉鎮、片區水利水保站包村社工作機制,抽調專業技術人員成立工作組,扎實開展“六查六看”工作,真正做實民生工程,讓老百姓吃上“放心水”。

    云陽實施的“六查六看”包括:查在建工程,看計劃是否完成;查供水水源,看是否存在污染;查水質狀況,看水質是否有異味;查供水水量,看飲水保障情況;查取水方式,看飲水方便程度;查工程管護,看機制是否完善。

    與此同時,云陽在實施飲水工程建設中,還采取缺什么、規劃計劃補什么的方式,科學下達建設投資計劃,精準解決實際問題,確保農村飲水難100%解決。

    近年來,為彌補農村供水水源短板,我縣加快推進向陽水庫、幸福水庫建設前期工作,建成黃柏溝等4座小型水庫,續建完成青杉水庫、杉樹溝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建成人和、龍缸、水口、渠馬等4處集鎮提水工程和脫楊樹至水口、上游至和平2處水庫連通工程;完成病險小型水庫除險加固55座,山坪塘整治8148口;今年又開工建設了馬包圓、大堰灘2座小型水庫;清理整治各類污染源386處,使水源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建成日投運供水5000噸的龍缸標準化水廠和龍洞、龍角、蔈草等10處規模化集鎮水廠;建成黃石鎮楊柳村等56處小型水廠水質提升工程,開工建設南溪、白龍、塔棚等6處集鎮標準化水廠,農村供水水質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全縣共投入國內飲水項目資金近5億元,新建和改擴建1860余處國內引水工程安裝改造供水管網1.6萬多公里,解決和鞏固提升74.8萬多人飲水安全。其中,涵蓋貧困戶3.0181萬戶13.89萬人,實現所有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基本保障全覆蓋,真正做到安全飲水“應入盡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記者 鮮名揚 實習生 洪琳)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陽網 版權所有  主辦:云陽縣委宣傳部  承辦:云陽報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五河县| 乳源| 灌云县| 定州市| 建平县| 孟津县| 彭水| 琼中| 通州市| 黔西| 宣威市| 绥中县| 平阴县| 黔西| 梅河口市| 广汉市| 天峨县| 平顶山市| 连平县| 牟定县| 淮滨县| 泰州市| 昌平区| 宝山区| 乡城县| 衡山县| 冀州市| 白银市| 湖口县| 麻阳| 长春市| 乐平市| 扶沟县| 盐城市| 金门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东丽区| 安新县| 沾益县|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