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徐磊磊)在云陽縣人民醫院,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來自千里之外,講著一口普通話,奔忙在腫瘤科、肝膽外科、重癥醫學科、口腔科、兒科等臨床科室為患者服務,他們就是魯渝扶貧協作支醫專家團隊。今天的縣人民醫院創三甲系列報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
每逢周三,魯渝腫瘤MDT云端討論都會在縣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準時進行。針對患者病情,山東支醫專家李際盛帶領醫院腫瘤科一班人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專家展開線上討論。
今年5月9日,李際盛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來到縣人民醫院支醫,到目前他已經主持開展腫瘤MDT云端討論5次,先后為10余名腫瘤患者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李際盛介紹,目前國內外針對腫瘤的各項治療比較規范,尤其是多學科會診已經相當成熟,來到云陽,他最想做的就是進一步推動腫瘤治療規范化。
“我們按國際國內的規范進行腫瘤診療,盡可能多地學習現在診療的前沿進展,讓我們的病人得到最新診療的策略,控制病痛,延長他們的生存。”
在縣人民醫院腫瘤科,伴隨李際盛一同到來的,還有濃厚的學術氛圍。“針對重點病人,定期討論治療方案,對典型腫瘤患者開展教學。包括讀片、指南回顧、診療計劃制定及修正等等,我每周都會選擇一個年輕大夫感興趣的專題,譬如免疫治療、譬如腫瘤免疫治療的副作用以及靶向治療、化療,我們新的一些進展進行專題的講座。”李際盛介紹,這樣的學術講座每周至少開展一次。
肝膽外科是縣人民醫院最早開展微創手術的科室,也是微創手術占比最高、覆蓋面最廣的科室。支醫專家王海量來到科室后,利用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推動了科室腹腔鏡手術進一步發展。支醫以來,王海量先后開展了腹腔鏡小兒的腹股溝疝疝囊高位結扎術、腹腔鏡下經腹膜前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這些在肝膽外科都屬首次。“我們那邊幾乎90%以上都是腹腔鏡治療,腹腔鏡的治療恢復快、創傷小。”王海量說。
作為目前整個支醫團隊的牽頭人,王海量不僅在自身領域全力幫扶,同時還經常了解其他同事的工作狀況,協調各方。每一位支醫專家都在各自崗位上,結合自身優勢,竭盡全力發揮幫扶作用。
“在學術方面,我們現在有一篇Case report正在準備,希望在支醫結束前能夠投稿,爭取今年發表。另外在課題方面,我們也有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正在醞釀,我們的文章和課題方面希望能夠引領大家能走上一個更高的臺階,能夠在渝東北突出我們云陽縣人民醫院腫瘤科的地位。”魯渝扶貧協作支醫專家李際盛信心十足。
魯渝扶貧協作支醫專家王海量說:“接下來我們團隊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醫院的各項診療活動中,充分利用山東的優勢資源以及自身的專業特長,發揮好傳幫帶作用,開展有特色的診療項目,真正把技術留在云陽,更好地服務云陽人民,不辜負黨和國家的期望。”
目前,在縣人民醫院一共有9名魯渝扶貧協作支醫專家,分別在腫瘤科、肝膽外科、重癥醫學科、口腔科等科室。自魯渝健康扶貧協作開展以來,山東專家堅持用心協作、精準協作、全面協作,匯集項目與人才等優勢資源,向縣人民醫院精準發力、奉獻技術、建立學科、培養人才,全方位的幫扶讓縣人民醫院診療水平百尺竿頭、學科建設更上層樓,健康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支醫感悟:
王海量(威海市中心醫院肝膽外科、疝與腹壁外科主治醫師)
兩個多月來,已開展腹腔鏡肝部分切除術、腹腔鏡腹股溝疝腹膜前間隙無張力修補術、腹腔鏡腹股溝疝疝囊高位結扎術等新技術,協助完成并參與科研項目“三鏡聯合
李際盛(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副研究員)
駐云醫腫瘤科以來,在醫院領導的重視與科室同事的支持配合下,積極在醫教研方面開展支醫工作。在醫療方面,積極參與門診及住院患者診療方案的制定及院內會診,積極組織疑難危重患者的多學科討論(MDT),目前已進行4次“魯渝腫瘤學線上多學科討論會”,針對肺癌、結直腸癌、胸腺瘤等病種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腫瘤內科團隊、齊魯醫院結直腸MDT團隊進行線上多學科討論,為疑難患者帶來最規范的診療策略,培養云醫腫瘤相關科室的MDT理念。在教學方面,堅持每周進行1次學術講座,講題覆蓋肺癌及消化道腫瘤等重點癌種,內容針對免疫、靶向、抗血管等最新治療策略并追蹤最新的腫瘤學學術進展;堅持每周進行1-2次教學查房,針對典型病例,進行影像、病理診斷及治療策略等的講解和點評,強調規范化和個體化的診療思路和理念;隨時針對腫瘤科同事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引導同事培養持續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力和習慣,鼓勵和指導同事在重慶市范圍內通過學術會議積極展示云醫腫瘤科的經典治療案例。在科研方面,大力引導腫瘤科同事的科研興趣,根據云陽腫瘤發病特點設計小樣本臨床研究,并指導其積累和撰寫典型病例報告,目前相關工作正在穩步開展中。在今后的支醫工作中,將繼續秉持“耘精醫之道、揚仁愛之德”的云醫院訓,為云醫腫瘤專業的進步和提高不懈耕耘!
駐縣人民醫院胸外科以來,得到了科室同事充分的支持和配合,支醫工作主要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開展。醫療方面,開展多臺四級手術(如: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切除術、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與同事們分享手術技巧和手術經驗,提高手術中團隊協作能力,從而明顯縮短了手術時間。協助腫瘤科李際盛教授進行疑難危重患者的多學科討論(MDT),目前已進行4次“魯渝腫瘤學線上多學科討論會”,針對肺癌、結直腸癌、胸腺瘤等病種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腫瘤內科團隊、齊魯醫院結直腸MDT團隊進行線上多學科討論,為疑難患者帶來最規范的診療策略,培養云醫腫瘤相關科室的MDT理念。教學方面,分享優秀手術視頻,與胸外科同事相互探討,共同進步。科研方面,帶領胸外科同事撰寫標書并申報魯渝科技協作項目。在今后的支醫工作中,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讓云醫更美好!
許建波(威海市口腔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
來云陽縣人民醫院兩個多月來,已開展多臺復雜口腔種植手術,如連續多顆牙缺失種植體植體植入術、牙槽骨劈開術、骨擠壓術、GBR技術、上頜竇內外提升術。接下來我會在醫療技術上毫無保留的進行全方位培訓帶教,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真正讓云陽縣醫院同仁提高業務水平,努力為魯渝扶貧支醫工作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于進洋(威海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
來云陽縣人民醫院工作以來,每周進行一次教學查房,參與到疑難危重病例診療過程,指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重癥肺炎、急性重癥胰腺炎、膿毒性休克、液體管理、多發傷、多臟器功能衰竭等的規范化治療。對血流動力學監測、CRRT、重癥超聲等技術進行講解指導。接下來繼續努力工作,發光發熱,與縣醫院同事一起努力,為患者提供最可靠的治療,讓重癥患者重獲健康。讓縣醫院ICU成為區域一流的監護室,為醫院的發展作出最大努力。
宮妮雅(威海市立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
在云陽人民醫院的兩個多月協助同事完成多個復雜口腔正畸病例的分析、診療計劃及操作,如兒童前牙反(牙合)、青少年牙列不齊、牙列擁擠、上頜前突、上頜發育不足、下頜后縮等。在以后的支醫工作中我會一如既往的協助縣人民醫院口腔科的同事完成相關診療工作,為魯渝扶貧支醫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
姜強(威海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治醫師)
來云陽兩個多月來,參與指導完成包括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脫癥、腰椎管狹窄癥、脊髓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等50余臺疑難復雜手術。并在醫院的組織安排下,多次下鄉鎮參與義診、授課等教學工作。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會更加扎實努力的完成自己的支醫工作,真正讓云陽縣醫院同事學到技術、提高業務水平,更好的接觸云陽人民的病痛,為魯渝扶貧支醫工作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