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又是一年“八一”時,這是軍人的節日,軍人的榮耀!7月31日上午10點,在青龍街道白云社區黃金路,鑼鼓陣陣,熱鬧非凡。一場大雨并沒有壓制住人們內心的喜悅和溫暖。縣委書記張學鋒一行來到現役軍人李昂家,為其家人送來了立功喜報和慰問金。大家都說,這種送喜報的形式太好了,讓軍人家屬和親朋好友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
李昂今年24歲,祖籍為云陽縣南溪鎮,2012年入伍,現任武警阿壩州消防支隊茂縣大隊鳳儀鎮中隊一班班長。“稚嫩”“娃娃臉”,是戰友對他的普遍印象。
但就是這樣一名“90后”,平時的各項考核指標都在中隊名列前茅,而在2017年6月四川省茂縣疊溪富貴山大規模山體滑坡搶險救災中,更是因表現突出,被授予一等功。
雙腳磨起血泡也要救人
2017年6月24日凌晨6點15分,李昂所在的武警阿壩州消防支隊茂縣大隊接到了一個急促報警電話:“新磨村新村組富貴山發生了山體滑坡,快來救援!”災情就是命令,雖距離有60公里,但李昂和戰友們沒過多久就抵達了現場。
“事發于6月24日凌晨5點45分,茂縣疊溪鎮新磨村新村組富貴山山體突發高位垮塌。” 李昂回憶說,他們抵達現場的第一感受是十分震驚,以前的一個美麗村莊不在了,整個村莊完全被山體垮塌泥石流覆蓋,現場一片慌亂,傷情嚴重,通信暫時中斷,情況異常危急。
初步了解到山體突發高位垮塌40多戶,100多人被埋壓。作為第一批到場力量,根據上級命令,李昂所在的大隊分成3個小組,分別搜救垮塌山體上部分、中部分、下部分。“時間就是生命!”李昂說,當時就是這里喊一喊,那里聽一聽,用救生儀器生命探測儀進行地毯式搜索,因被垮塌下來的亂石覆蓋,行走極為困難,雖然當時雙腳磨起了血泡,但也絲毫不影響救人的意志。
![]() |
跪著爬行一個半小時
當日中午1點過,上級要求一組人前往河對面進行搜救。那條河離現場有三公里的距離,因事故現場亂石較多,路上比較陡峭,山體隨時有發生二次垮塌的跡象。攻堅克難,奮勇沖鋒!李昂主動擔任起了此次任務,帶領著幾名戰友說走就走。
由于剛剛發生山體滑坡,渾濁不堪的河水夾雜大量的滑體和淤泥。但是李昂和戰友們沒有絲毫的猶豫,穿好救援服裝,帶好救援工具就踏進了齊腰深的河水中。由于情況不明,很快就有一名戰友陷進了河中間的淤泥中,進退兩難。經驗豐富的李昂看到漂過來幾塊木板,便將木板作為支撐,將深陷淤泥的戰友救了出來,然后以木板為鋪墊,跪著爬向了對岸。“過了河之后還有段泥巴路,整個距離只有2公里,但我們用了1個半小時。因為我們當時穿的衣服重量不輕,過河和過泥巴路,踩的話要陷下去,我們只能采用跪和爬行的方式過去。”李昂說。
抵達救援地點,李昂和戰友來不及喘息,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救援中。冒著隨時垮落山石的危險,李昂和戰友用手刨,用鏟挖,一點一點在泥濘中找尋生命的奇跡。令人遺憾的是,經過多個小時的搜救,并沒有發現任何生命的跡象,只挖出數名遇難者遺體。
“救援中,我們都不禁落下了眼淚,心里萬分悲痛。但處在當時的情景,在大家的期盼中,反而加大了我們救人的意志和決心。”李昂說。
![]() |
15小時才吃到一口飯
據介紹,當時山體高位垮塌導致現場救援道路狹窄,救援裝備和物資只能抵達距離垮塌現場3公里外的松坪溝景區大門口處,大量救援裝備和物資也無法快速帶進去,參加搶險救援的人員只能用皮卡車或徒步運送。
哪里有困難就往哪里上!曾多次擔任駕駛員的李昂,主動申請開車運送救援裝備和物資,一口氣來來回回運輸了20余次,中途沒有任何休息。
“歷時15個小時,直到晚上9點左右,李昂才吃到第一口飯,簡單的吃了幾口飯又接到命令,李昂又去協助通信組進行運輸。由于前方交通堵塞,他們只有徒手搬運將近100斤的衛星便攜站進行了6公里左右的奔襲,最后移交給指揮中心。”武警阿壩州消防支隊茂縣大隊指揮員馬虎軍說。
“當時想的是盡自己的力量,第一時間把救援物資運輸到現場。”李昂說。
![]() |
主動請纓留守受災現場
經過了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后,部隊考慮到李昂的連續奮戰,決定讓他先休息一下,但是李昂卻主動請纓繼續堅守受災現場,又連續工作了48個小時。
當時奮戰了三天三夜,李昂沒想那么多,就想的是在災害現場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生命。這是他留下的初衷,但同時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好多戰友已經精疲力盡了,雖然我的體能也消耗很多,但我感覺我還能繼續撐下去,我不希望看到身邊的戰友受傷,讓他們休息,我選擇留下。”李昂回憶說,由于當時體力的原因,一下子倒在了地上睡著了,一個小時驚醒后,看著現場依然忙碌的場景,簡單吃了點面包,喝了幾瓶水,站起來就繼續奮戰。
在部隊磨礪了“英雄膽”
“在救援中,避免不了遇難者,你會害怕嗎?”在李昂家中,記者好奇地問。坐在一旁的李昂的外婆李祖玉連忙接過話茬:“這孩子從小就膽小,小時候農村殺豬,他都躲得老遠,一眼都不敢看,現在的工作讓他徹底改變了!”
2013年,當時李昂是第二年新兵,四川阿壩州理縣某高速發生了車禍,參與工作以來第一次救援的李昂和幾名戰士趕到了現場,一輛小汽車橫插高速路圍擋,車里面的乘客沒有了生命跡象,現場慘烈。
“你們兩個去把遇難者遺體弄出來!”班長對兩名戰士下達命令后,然而李昂的大腦一片空白,不敢過去,也不知怎么辦。“嘭!”李昂在原地還沒站到兩秒鐘,班長站在后面就一腳踢到他的臀部。“快去!”班長的命令再次下達。
“那次之后,就慢慢好點了,現在不會害怕了,作為一名消防戰士,這是必須要經歷的。”李昂說。這些年每次搶險救災,李昂總是沖在最前面,數不清救了多少人。
![]() |
從“菜鳥”到優秀士兵
轉眼間,李昂入伍5年多了,當初選擇參軍,一方面是覺得軍人光榮,另一方面是為了“省錢”,希望以此減輕家里負擔。
誰承想,剛進軍營時身上的學生味兒太重,不接地氣,尤其是軍事素質,跟整天接受嚴格訓練的基層官兵相比,差一大截,軍營的嚴厲,讓他最開始并不順利。
第一次火險救災中,在沒有多少經驗的情況下,根據現場群眾的描述,李昂盲目進入失火廠房內進行搶險,所幸火災沒有導致廠房坍塌。“在沒有接到命令下,盲目行動,假如廠房坍塌,你的命就沒了!”面對領導的批評,李昂很羞愧,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等到大家解散后,他還在琢磨,心理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提高各項素質。
果然,在之后的訓練中,“又瘦又弱”的李昂狂追猛趕,一次次累倒,又一次次爬起來。攀登樓前,繩索磨爛了手上的血泡,染紅了繩索,李昂毫不在意,繼續攀爬……憑著這股倔勁兒,李昂的各項科目成績不斷提高,尤其是跑步,在中隊都是數一數二的。
“李昂就是好勝心強,啥都想和別人比一比。”老班長何謝告訴記者,李昂沒事就和老兵比體能,比器械,雖然屢屢戰敗,但從不放棄。“他肯學,也不愛吭聲,整天躲一邊自己練,突然有一天,大家發現居然比不過他了。”何謝說。
“軍事素質不強,帶兵就站不住腳。”李昂告訴記者,“這是部隊里約定俗成的看法,我跑得不快,跳得不高,他們憑什么服我?我現在作為班長,在新兵面前,更應該作表率。”
![]() |
“90后”依然有擔當
這幾天,李昂回家探親,他告訴家人自己立了一等功。外婆問他為什么,李昂輕描淡寫地說:“運氣好。”
“其實當兵之后,感覺挺虧欠家人的。”采訪中談及此事,李昂陷入短暫的沉默,面帶愧疚,因為一年只有一次探親假。“但是,軍人生來為打仗,軍人生來為人民服務!”他接著說,“當任務來臨時,我們必須無所畏懼地沖上前。”
李昂說,現在社會上對“90后”有一些看法,有人認為他們是自私的一代,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代。但是,他不這么看,他說:“部隊里的‘90后’越來越多,許多還是獨生子女。我們感到,這個群體并不是弱不禁風的,而是有擔當的。他們同樣能夠扎根部隊有所作為,在黨和國家需要的時候貢獻力量。”
(記者 鄧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