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muegw"><tbody id="muegw"></tbody></abbr>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rt id="muegw"><delect id="muegw"></delect></rt>
    <li id="muegw"></li>

    為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云陽縣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市委、市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把貧困戶危房改造、高山生態扶貧搬遷納入重點民生工程,按照“更準、更實、更嚴”的工作要求,真抓實干、攻艱克難,在C、D級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危房改造全縣無一戶“漏評”“錯退”

    自2015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縣里相關部門組織駐村工作隊、鄉村干部按照“四看”“四無”認定標準和“一申請”“三審查”“二公示”認定程序,開展了貧困戶危房改造對象的精準調查。在此期間全縣累計投入資金2.1億元,改造農村危房10412戶,其中改造建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特困人員、殘疾貧困家庭四類重點對象C、D級危房8135戶(2016年改造1771戶,2017年改造4360戶,2018年改造2004戶),實施土坯房改造2277戶,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居住安全。

    為有序推進貧困戶危房改造工作,縣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實施方案。一是嚴把政策宣傳關,印制“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免費發放到農戶手中,每年組織相關人員到農村地區開展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培訓,確保基層一線工作人員吃透政策、用好政策,村民了解改造政策。二是嚴把對象審核關,堅持公平、公開、公正、透明原則,采取農戶自愿申請、村(居)委會民主評議、縣上精準確定等方式。三是嚴把危房認定關,縣里結合農村實際,提煉總結出簡便易行的“一看宅基地是否裂陷,二看墻體是否傾斜,三看大梁是否彎曲,四看屋頂是否透風漏雨”的四看危房認定標準。四是嚴把面積造價關,規定危房改造建筑面積和建造價格,積極推進閑置農房和集體公房置換改造。五是嚴把質量安全關,明確硬性標準,防止劣質材料流入農村建筑市場,指派專人進行質量監管。六是嚴把施工進度關,根據改造對象實際情況,靈活改造方式,確保施工進度。七是嚴把房屋驗收關,建立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驗收制度,從房屋質量、面積、入住條件等方面逐戶現場驗收。八是嚴把資金補助關,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嚴格實行專項管理、專項核算、專款專用。九是嚴把檔案管理關,縣上以《全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農戶檔案信息系統》平臺為依托,鄉鎮(街道)建立“一戶一檔”資料庫,村(社區)保存改造戶審批資料、施工合同、房屋竣工驗收等檔案資料。

    易地扶貧搬遷全縣超額完成任務

    2015年至2018年,市上下達我縣易地扶貧搬遷計劃共計29200人。面對龐大的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我縣結合實際情況,抽調工作人員進村入戶摸底排查,制定計劃措施。

    首先,緊緊圍繞脫貧總目標,在編制專項規劃上下功夫,認真編制五年總體方案,明確五年目標任務,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指導全縣“十三五”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工作;認真謀劃脫貧攻堅項目儲蓄庫,按照“五年規劃、三年滾動、當年實施”的要求,緊緊圍繞解決戶“八難”、實現村“八有”目標,截至目前,項目儲備庫入庫項目2500個,總投資約312億元。

    其次,緊緊圍繞脫貧搬遷對象,在完善配套政策上下功夫,積極實施深度貧困戶兜底搬遷,對深度貧困戶實行政府“兜底”建設,讓老百姓“零負擔”入住;扎實開展農房整宗地收儲工作,截至目前,我縣已經完成三批易地扶貧搬遷農房收儲,收儲面積27.06萬平方米,涉及40個鄉鎮(街道)1144戶4537人,收儲資金4878.58萬元已全部兌付到戶,達到戶均收儲面積237.16平方米,戶均收儲價款4.28萬元,人均收儲價款1.08萬元;精準制定差異化補助標準,一般農戶建房按照12000元/人給予補助,深度貧困戶建房按照15000元/人給予補助;采取多種搬遷安置方式,鼓勵搬遷戶向集鎮、園區和景區搬遷安置,防止“搬富不搬窮”、“搬遷不搬遠”,讓貧困群眾下山、進鎮、入城,徹底擺脫貧困。

    最后,緊緊圍繞脫貧搬遷需求,在推進項目建設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易地扶貧搬遷融資資金、專項資金、財政資金,用以“五大件”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至2018年,我縣已共計下達“五大件”項目融資8.43億元,現已撥付融資資金5.95億元;突出抓好產業發展,為實現“搬得出、安得穩、逐步能致富”,縣里積極引導貧困村發展牛羊、柑橘、蔬菜等特殊主導產業,加快促進全縣農村電商發展,力爭將“山貨”變為“網貨”,推動農產品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突出抓好社會保障,實現應保盡保,為就地創業和外出務工創造條件,實現有條件的貧困搬遷戶“1戶1人1技能”全覆蓋。

    經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全縣實際完成搬遷7986戶29696人,超市上計劃496人,下達的補助資金27556萬元已全額撥付到搬遷農戶。

    有效改善貧困戶住房條件

    “原來我家住的房子破舊不說,還水不便路不通,一家人全靠我種點莊稼維持生計,每年莊稼收獲時,想弄出去賣,都是十分為難呀!”家住水口鎮棗子村3組的胡明生一想起以前的日子就嘆息。

    胡明生一家4口人,妻子魏平二級智力殘疾,兒子胡發兵在萬州水電校中職班讀書、女兒胡發英初中畢業后待業。2015年,胡明生申請了貧困戶住房改造,根據胡明生一家的具體情況,鎮里決定利用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予以資助,將其從山溝里搬遷到500多米外的現居住地黃桷樹梁。

    鎮里結合他家實際,為他家建起了70多平方米的磚木結構平房5間,3間臥室1間堂屋,廚房寬敞明亮,廁所衛生整潔,還單獨修建了豬圈、牛圈等生產附屬房。

    “不光如此,村里的組級公路也硬化到了家門口,從組級路修通了一條100多米的水泥人行便道到屋門口,我們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胡明生笑著說。

    擺脫居住的困境后,胡明生一家人精神面貌變了,靠勤勞致富的信心增強了。為實現搬出安得穩、能致富,鎮村兩級和幫扶人根據其家庭情況,幫助其規劃發展產業,給予產業扶持資金支持。

    胡明生常說,有人幫還要自己爬,在實際生活中,胡明生除了照顧生病的妻子外,他鼓足干勁發展產業,并實現了穩定脫貧。

    到2017年,胡明生家養殖肉牛2頭、生豬3頭、家禽40多只;種植玉米1.5畝,水稻1.5畝,蔬菜1畝多,2017年底實現家庭人均純收入8820元,這一年胡明生家被鎮評為文明衛生戶,2018年還給他家頒發了“同奔小康榮譽證”。

    2015年7月22日,我縣吹響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集結號,從此,在3649平方公里的云陽大地上,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戰。在這1000多個日日夜夜里,全縣上下干群一心、眾志成城、攻堅克難,通過全縣1.5萬多名干部和社會各界的心血和汗水,幫助了一個又一個的“胡明生”圓了安居夢,還為他們開啟了一個個可喜的未來。

    (記者 劉雪梅)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陽網 版權所有  主辦:云陽縣委宣傳部  承辦:云陽報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汤原县| 中牟县| 敦化市| 德庆县| 巩留县| 吉木萨尔县| 丰宁| 宜都市| 铁岭市| 平顺县| 巩义市| 格尔木市| 永和县| 大邑县| 榆树市| 伊通| 永嘉县| 五家渠市| 临西县| 南靖县| 寿光市| 托克托县| 会昌县| 招远市| 乌海市| 海原县| 凤庆县| 屏南县| 横峰县| 塔城市| 百色市| 五莲县| 左云县| 勃利县| 双江| 龙陵县| 调兵山市| 岳普湖县| 祁门县|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