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muegw"><tbody id="muegw"></tbody></abbr>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rt id="muegw"><delect id="muegw"></delect></rt>
    <li id="muegw"></li>

    編者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現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增強各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激發各地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奉獻家鄉的熱情,助力萬人百億返鄉創業行動,即日起,本報陸續推出“不變的鄉愁,變化的家鄉”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這里處于云陽縣的最南端,座靠歧曜山脈,與湖北省利川市接壤,是聞名遐邇的龍缸景區起源地。這里依山傍水,景色秀麗,風景怡人,四季分明,氣候適宜,好比人間仙境。這里是我的家鄉——清水土家族鄉。

    走進清水土家族鄉,你會發現,這里民俗文化古樸濃郁,有清末老院子——劉氏家院。走進院中,門窗精雕細琢,雕梁畫棟,剔透玲瓏,一片古樸之風;匾上雕刻著的竹葉詩畫,竹葉并成詩合成“有名有富貴,琴棋書畫客。風雪花月天,無事小神仙”,與別致的土家院落構成一個完美的組合,別有一番情趣。

    這里有激情昂揚的勞動號子:“天上明晃晃啊!”“地下水凼凼啊!”……有豪邁粗獷的土家山歌;有《土家白虎圖騰》《土家人四季不熄的“火垅”》……浩如煙海的土家故事;有風情萬種的土家擺手舞;有中國的“四大名錦”之一,土家族民族工藝中的一朵奇葩——“西蘭卡普”;這里融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現代精神于一爐,這里構成了“四面青山列翠屏,草色花香盡是春”的生態風光畫卷,吸引著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這里的土家族人過著原始質樸的生活,保留著奉祭白虎、住吊腳樓、喝油茶湯、唱土家山歌、跳擺手舞、哭嫁、跳喪等古樸的民風民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夜晚,土家兒女身披土家服飾,頭裹白布帕,在熊熊燃燒的篝火旁,踩著牛皮大鼓的鼓點,男女相攜,翩躚進退,輕盈擺手,放聲歌唱……

    昨天的清水“姑娘往外嫁,單身漢成坨”

    在記憶深處,童年的回憶仿佛像昨天,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那時,當別人說起清水土家族鄉,想到的就是窮鄉僻壤,有一句這樣形容清水的方言:土瘦石頭多,天旱無水喝,養羊崖上跳,喂牛滾下河,大人穿補巴,小孩打赤腳,姑娘往外嫁,單身漢成坨,生病無處看,兒童難上學。

    “在我記憶中,父母總是忙著農活,金黃的玉米,大個的土豆、紅薯是他們驕傲的成果;要看課外書必須跑到老遠的一家百貨店才能買到;臨近吃飯的時候,你會聽到田間地里全是吆喝著喊回家吃飯的聲音。”清水土家族鄉的居民劉先生一邊走一邊說,小時候,喜歡跟著大人趕集,天沒亮就開始走,一走就是幾個小時,到街上后吃上個五毛錢的油煎粑粑,就非常滿足;在家,喜歡約上兄弟姐們,或圍著看一臺電視,或帶著自家里的狗,在山坡上、田地里,來回比賽奔跑,或向往著遠方……

    盡管那時清水土家族鄉物質缺乏,但我們每天都很充實快樂,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每一處都充斥著昔日的記憶。后來,為了建設蓋下壩水電站,很多院子集體搬家,昔日的小伙伴走散了,現在的你們有沒有時常想起那時的我們…

    今天的清水是長江三峽黃金旅游線上最后的“香格里拉”

    改革春風的到來,讓家鄉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天的她變得更美了。

    土磚瓦的小平房長成了幾層高的小洋房,各種各樣的蔬菜瓜果、肉類擺上了人們的餐桌;孩子們一個個背著書包興高采烈地去上學,朗朗的讀書聲響徹鄉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家家戶戶都有了彩色電視機、電腦等各種各樣的現代化電子產品,孩子們可以就近去圖書館看書了;現在交通方便了,有寬闊的柏油馬路,鄉村公路鋪上了水泥,家家都有了小汽車,每個人都笑開了顏;每天傍晚時分,廣場上熱鬧非凡,有跳廣場舞的、有打球的,一派熱鬧場景。

    鄉內旅游資源十分豐富,5A級龍缸景區位于境內,在8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區內,有天坑、地縫、峽谷、溶洞、草場、森林、湖泊等重要景觀,聚山、水、洞、泉、石于一身,被譽為長江三峽黃金旅游線上最后的“香格里拉”。

    近年來,家鄉緊緊圍繞“大生態、大扶貧、大旅游、大健康”四大重點,立足生態旅游資源,加大產業培育,完善基礎建設,助推脫貧增收,實現生態促旅游、旅游促產業、產業促扶貧的相互促進發展模式。短短幾年間,清水由一個窮鄉僻壤路不通的落后鄉,變成了如今車水馬龍游人如織的旅游大鄉,并先后獲得中國森林氧吧、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重慶市農家樂示范鄉鎮等榮譽,清水村、歧山村還分別獲得全國首批美麗鄉村創建示范村、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重慶市最佳避暑休閑鄉村等稱號。

    在2018年,全鄉完成場鎮街道“白改黑”8000多平方米,提檔門頭風貌300多米,新建民族牌坊1座,景觀休閑亭3個,土家風情日益濃厚。新植桂花樹200多棵,安裝路燈近400盞,新建廣場2000多平方米……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十里桂花飄香、十里燈光明亮、十里整潔清爽旅游通道初步形成。歧山康養服務區、大堰旅游接待區正全面升級,便民服務中心、土家牌坊、小區綠化、農貿市場、大型超市建設陸續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點雛形初顯。

    山上鄉村旅游區提檔升級也在全面推進,全鄉已發展酒店、農家樂278家,建成集中接待小區8個。鄉內農家樂多數分布于云利路沿線,交通便利,風格古樸,設施齊全。鄉村美食更是極具特色,有高山土豆燉臘豬蹄鮮香味美,各種土家風味菜肴和烤全羊、烤全雞,加上自釀蜂蜜酒,令人陶醉。著力打造文旅融合新平臺,連續舉辦四屆土家女兒會,鄉村旅游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

    明天的清水努力實現生態美麗之鄉、經濟繁榮之鄉

    清水土家族鄉與萬州區、奉節縣和湖北利川市接壤,305省道穿境而過,北距云陽縣城64公里,南距湖北利川市58公里,到清水車程均在一小時左右。江龍高速正在抓緊施工,到2023年,江龍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車程將縮短至30分鐘,交通“瓶頸”逐步打破,各地游客到清水將更加便利快捷。

    接下來,清水土家族鄉將按照“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業變景點”的思路,推進農旅融合協同發展,將4000畝紅心蜜柚、2000畝核桃、2000畝桃李、1000畝葡萄,打造成春可賞花、秋能采果的休閑、渡假體驗園。另外,歧山康養服務區、大堰旅游接待區正全面升級;便民服務中心、土家牌坊、小區綠化、農貿市場、大型超市建設陸續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點雛形初顯。

    作為龍缸景區發源地,土家風情集聚區的清水,正煥發著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與活力。借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東風,堅定走出“生態立鄉、產業富鄉、文化興鄉、旅游強鄉、康養活鄉”之路,正朝著“綠水青山游客多,田間地塊是林果,排排新房路邊建,村民辦起農家樂,干群齊心奔小康,共創文明新生活”的生態美麗之鄉、經濟繁榮之鄉、民族團結進步之鄉闊步邁進。

    (文/圖 實習生 鄭紅均)

    ?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陽網 版權所有  主辦:云陽縣委宣傳部  承辦:云陽報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石柱| 清远市| 乌拉特后旗| 睢宁县| 永定县| 甘泉县| 邳州市| 姜堰市| 新竹县| 池州市| 九龙城区| 广东省| 长治市| 旺苍县| 获嘉县| 论坛| 龙州县| 潼关县| 金塔县| 中阳县| 普洱| 邯郸县| 涿鹿县| 阿拉善右旗| 信宜市| 罗田县| 大兴区| 杭州市| 沁阳市| 浮山县| 萨嘎县| 稷山县| 赣榆县| 台山市| 武宁县| 旺苍县| 隆回县| 望江县| 武夷山市|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