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muegw"><tbody id="muegw"></tbody></abbr>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rt id="muegw"><delect id="muegw"></delect></rt>
    <li id="muegw"></li>

    11月27日,雖然已過“小雪”節氣,但站在盤龍街道革新村的三峽陽菊生態園中,映入眼簾的是淡藍色天空下一片片仍盛開著的金黃色、紫紅色、淡粉色等形態各異的菊花。輕輕一嗅,冷冽的空氣混合著菊花清香讓人頓覺氣爽。“都說花朵嬌弱,禁不得風雨,但我們的三峽陽菊偏是個‘女漢子’,擔起了為村民們增產創收的重擔呢!”云陽蕓山農業公司總經理楊雪梅笑說。

    “女漢子”并非浪得虛名。盡管云陽蕓山農業公司成立僅8年,卻遍地生花——目前在云陽有近20個鄉鎮,10000余戶農戶(其中貧困戶1500余戶)種植菊花,種植面積近3萬畝。2017年年產值達7000余萬元,菊花種植戶的平均戶產值達到8000元。

    不僅如此,早在半個月以前,云陽蕓山農業公司出產的三峽陽菊成為廈門航空有限公司航班頭等艙和商務艙乘客的可選飲品,三峽陽菊也成為重慶首款入選航空食品的非茶植物飲品。11月23日上午,廈航又與云陽蕓山農業公司簽署協議,雙方將以云陽蕓山農業公司的國家級有機菊花種植示范基地為基礎,合作建立“有機航食——生態飲品扶貧合作示范基地”。

    令消費市場青睞有加的三峽陽菊是如何養成的?

    “三峽陽菊和生長基地優良的生態環境是相互成就的,我們堅持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道路。”楊雪梅介紹,三峽陽菊以云陽優良的生態環境為綠色本底,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創業示范+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將企業、村集體經濟、村民們緊緊的聯結起來,激發大家的生產積極性。并不斷進行產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不斷推進農旅融合,增加附加產值,延長產業鏈。

    這不僅僅是三峽陽菊的發展思路,更是云陽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思路。

    綠色為底:依托良好生態種菊花也能掙錢

    云陽地處渝東北地區和三峽水庫腹心地帶,全縣森林覆蓋率52%,長江兩岸森林覆蓋率達73%,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持續保持在95%左右。云陽多年平均氣溫18.7℃,年平均降雨量1145.10毫米,年日照1528小時,無霜期304天。這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宜菊花生長。

    而菊花真正在云陽落地生根,卻要追溯到10余年前。2007年,作為一名醫科大學畢業生,楊雪梅在一家大醫院供職,和愛人李黎的一次返鄉探親中,因為心中對家鄉的一份舍不得、放不下,她做出了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決定——辭職返鄉創業。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鄉的山水風光那么好,環境質量那么好,為什么大家的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對于這個問題,楊雪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回到家鄉堰坪鎮中升村后,他們夫妻兩人先是種植起了中藥材旱半夏,但因旱半夏不適合云陽多雨的氣候條件,導致當年顆粒無收。在向專家請教后,他們轉而種植起了耐陰抗澇的杭白菊。

    為了種好杭白菊,楊雪梅聘請了母校重慶醫科大學和重慶中藥材種植研究院中藥材專家當顧問,并虛心向長期從事藥用菊花和中藥材種植的專業戶學習,還自己組織人員赴浙江桐鄉、安徽黃山等地參加培訓,學習掌握中藥材種植新技術。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楊雪梅種植的150余畝杭白菊獲得了豐收,畝產值達到4000多元,凈利潤20余萬元。在她的引領下,中升村村民紛紛開始種植菊花。從最初的杭白菊,到后來研發培育出自己的嶄新菊種——“陽菊”,再到后來先后成立云陽蕓山農業公司和云陽縣堰坪鎮菊花種植協會,越來越多的鄉親們加入到了種菊的隊伍中來。2011年,楊雪梅夫婦還在堰坪鎮、紅獅鎮分別建立了1200畝和1000畝的藥菊種植基地,年創產值800萬元,讓1160多農戶實現增收。

    “像老一輩一樣只在這片地里頭種洋芋包谷,只能果腹,不能種出前途和希望來。只有發展適合在這片土地生長的高效農產品,充分利用生態環境優勢,才能真正實現靠山吃山。”楊雪梅說。

    “但是靠山吃山并不意味著一味索取,還要懂得回饋自然、保護自然。”楊雪梅解釋,云陽優良的生態環境是陽菊高品質的保障,只有保護好環境,才能進一步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因此,我們始終堅持有機種植。

    云陽蕓山農業公司嚴格限制農藥、化肥、殺蟲劑等化工產品的使用,規定使用過化工產品的土地必須經過三年的轉換期,讓土壤休養生息。在轉換期間,以人為手工勞動為主,通過鋪地膜、施有機肥來改良土壤。在菊花成長過程中,云陽蕓山農業公司采用鋪撒石灰粉、放置粘蟲板或噴灑苦參汁的物理辦法殺蟲,還在菊花周圍種植隔離高桿植物,如玉米等,用以阻擋馬路機動車的尾氣和灰塵的污染。

    合作致富:村民們越干越得勁

    “現在大家都相信種菊花也能掙錢了,但如何進一步擴大規模,讓村民們享有更多的產業紅利,實現脫貧致富?”楊雪梅夫婦始終沒有忘記創業初心。經前期調研后,他們決定在原有免費提供種苗,田間技術傳授等的基礎上,投入建設三峽陽菊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制定種植戶三重保障制度,從而讓建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轉移勞動力等城鄉重點人群穩定就業和創業,助推脫貧攻堅。

    這幾項投入,正是云陽蕓山農業公司近年來以產業帶動脫貧,以技術幫助脫貧,以合作社形式帶動致富的“三峽陽菊模式”。總結起來就是“技術扶貧+制度保障+合作致富”。技術扶貧不再是原來的田間地頭點對點傳授,云陽蕓山農業公司斥資350萬元,建立起了占地750畝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從全縣各種植鄉鎮中雙向選擇意向農戶,尤其是貧困農戶,到學校全面培訓菊花種植技能,使其成為三峽陽菊集中孵化的個體經營戶,示范輻射帶動周邊農戶。

    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創業示范+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下,云陽蕓山農業公司在鼓勵創業示范戶自主發展的同時,還鼓勵示范戶們帶動周邊農戶組建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的模式,來聯動種植戶,形成較為緊密的合作社組織。截至目前,云陽蕓山農業公司已通過三峽陽菊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孵化個體經營戶50個(其中重點人群15個),輻射帶動培育三峽陽菊專業合作社32個(已辦理營業執照10個),帶動農村轉移就業5019人,其中貧困戶,低保戶人員502人。

    今年,紅獅鎮永福村菊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的800余畝菊花喜獲豐收,村民們喜笑顏開忙采摘。這些寄予著村民心血和希望的菊花被運往距離不遠的加工中心進行烘干、加工、銷售。

    “通過采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創業示范戶+農戶’的模式,永福村菊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全村400戶農戶,包括80余戶貧困戶實現了產業增收。”永福村黨支部書記劉白才介紹,在與云陽蕓山農業公司合作過程中,由公司統一育種、統一種植技術、統一收購標準,合作社可就地種植、采摘、銷售,實現創業增收。

    據悉,永福村合作社與80戶建卡貧困戶簽訂了入股協議,合作社獲得收益后貧困戶可獲得分紅。此外,該合作社還優先安排貧困戶做工,按每天80—100元付酬,使許多村民一年務工掙的薪金就能達到1萬元左右。

    村民楊瑞蘭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菊花收成好,我家自種的一畝菊花刨去成本能凈掙3000元左右,加上平日里到三峽陽菊加工中心上班,我一年的收成不僅能包了家里所有的開銷,還能存下錢。”

    此外,云陽蕓山農業公司還制定了產業發展的激勵機制。不僅對種植戶實施免費提供優質種苗,免費培訓種植技術,保底回購鮮花的“三重保障”,還對種植面積達2畝以上的農戶,每年給予200元分紅獎勵,對種植面積達100畝以上的專業合作社和個體工商戶給予3000元的獎勵,還根據鮮花總量每斤再獎勵0.1元。這些激勵機制,極大地提升了農戶種植的熱情,有力助推了精準脫貧,使“依托產業——實現就業——合作種植——成功致富”成為云陽一條極具特色的脫貧之路。

    著力標準化:陽菊品牌登上國際舞臺

    “三峽好,有機難”。三峽庫區地形多變,海波高低各有不齊,復雜多樣的氣候小生態,使得杭白菊在這里種植后,呈現出“山谷山巔,一花兩面”的情景,很難形成統一的種植結果。“要想大規模種植,就必須培育出適合云陽本地各種小氣候的新菊品種,這也是我們現在的‘三峽陽菊’。” 云陽蕓山農業公司總經理李黎向記者講述了陽菊標準化種植的由來。

    探索陽菊標準化種植,使得“山谷山巔,一花兩面”變成“山谷山巔,千花一面”,云陽蕓山農業公司花了整整三年時間。在此期間,不僅需要嘗試各種菊花的本地化培育,還要經過各種海拔高度、氣候地形的種植檢驗。這三年的艱苦探索,讓公司積累了大量實地數據。隨后公司依托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南京農大等科研單位的技術支撐,對菊花種植、加工、產品研發等工作進行了全面推進,形成了以三峽陽菊母本育苗標準化、種植管護標準化、加工生產標準化、管理營銷標準化的流程,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工作效率。

    標準化建設初步完成后,如何讓三峽陽菊高品質的產品特性轉化成品牌效應?楊雪梅夫婦契合消費需求,想到了“有機+出口”。找對路子,說干就干。云陽蕓山農業公司在建設了國家級有機菊花種植示范基地2.8萬余畝后,開始重點進行有機化認證,并先后獲得國家有機認證、歐盟有機認證、美國FDA認證、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以及日本有機認證。

    高品質的發展成果也吸引了眾多海外商家的青睞,中國郵政、和平藥房連鎖、吉和藥品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先后與云陽蕓山農業公司簽約銷售,強勢助推三峽陽菊占領國內中高端菊花消費市場;國外客商也紛紛下單訂購,使得三峽陽菊漂洋過海遠銷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際市場,成為中國有機菊花產業領軍企業。2017年受國標委的邀請,云陽蕓山農業公司在非茶飲植物飲料的原料有機種植領域,介紹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種植經驗,其所摸索出來的各種標準,正式提交國標委,有望成為有機菊花產業的大行業標準。

    “未來五年,我們將積極推進產業化升級,將三峽陽菊種植面積擴大到10萬畝,實現產值10億元,帶動5000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談及下一步發展計劃時,楊雪梅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將加快‘接二連三’發展腳步,加大對菊文化的傳承開發,建設一座集觀光旅游、感覺旅行、產品體驗、科技研發、種苗培育、技能培訓等為一體的中國菊文化生態主題度假園——三峽陽菊生態園,讓三峽陽菊走得更遠。

    (文/圖 記者 段斯斯)

    ?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陽網 版權所有  主辦:云陽縣委宣傳部  承辦:云陽報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长垣县| 金门县| 东山县| 菏泽市| 宜丰县| 金寨县| 大足县| 红原县| 华池县| 高雄市| 阳曲县| 唐海县| 河曲县| 蒙阴县| 乌苏市| 神农架林区| 蓬莱市| 宝山区| 霍林郭勒市| 颍上县| 宁乡县| 南涧| 章丘市| 邵武市| 湖北省| 舟山市| 朝阳县| 安图县| 乐业县| 疏勒县| 文成县| 射洪县| 湘潭市| 曲麻莱县| 靖江市| 江西省| 马公市| 宣化县| 资阳市| 大新县|